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我愿化身千百亿,随类应现度众生。”
当最后一个字落下时,观音菩萨感到体内的仙力与八功德池的灵气彻底融合。她的识海骤然开阔,能同时映照出东海的潮汐、西岐的炊烟、北溟的风雪、南瞻部洲的战火。颈间的金项圈突然炸开,化作无数道金光钻进她的元神,在识海中凝成一尊千手千眼的法相。
“痴儿!” 元始天尊的声音从昆仑传来,带着雷霆之怒,“你可知这宏愿意味着什么?若有一众生未渡,你便永无圆满之日!”
观音菩萨抬头时,恰好看见云端掠过一道金光 —— 那是文殊广法天尊的元神,他手中的慧剑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却终究没有落下。她对着昆仑的方向轻轻欠身,白衣在莲海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:“若能渡尽苦海,圆满与否,又有何碍?”
话音刚落,北溟之海传来一声巨响。被封印的蛟龙正冲破冰层,玄门符咒在它身上灼烧出阵阵黑烟。观音菩萨的元神瞬间化作一道流光,穿越万里海域落在冰面上。蛟龙看见她时,眼中喷出愤怒的火焰 —— 三百年前,正是玄门弟子将它封印在此,让它眼睁睁看着族人被屠戮。
“又是你们这些伪君子!” 蛟龙的尾鳍扫过冰面,激起的冰棱像无数把小剑射向她,“今日我便掀翻北溟,让你们尝尝家破人亡的滋味!”
观音菩萨没有躲闪。她的千手法相在冰面上展开,每只手中都托着不同的法器:有的持经卷,有的握宝珠,有的捧莲花,有的执宝镜。当冰棱落在她身上时,都化作了纷飞的花瓣。
“三百年前,玄门弟子确有过分之举。” 她的声音在冰谷中回荡,宝镜里映出蛟龙族人被屠杀的画面,“但仇恨如锁链,困住的从来都是自己。”
蛟龙看着镜中的画面,眼中的火焰渐渐熄灭,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哀伤。它低下头,露出胸口最深的一道伤疤 —— 那是被文殊慧剑劈开的旧伤,至今仍在流脓。“我族人的血,难道就白流了吗?”
观音菩萨伸出手,指尖的甘露滴在伤疤上。八功德池的灵水遇到龙血,竟化作无数细小的莲花,顺着伤口钻进蛟龙体内。“我不能让逝者复生,但可以让生者不再重蹈覆辙。” 她的宝镜突然转向南方,“你看,那些当年参与屠杀的玄门弟子,如今正在西岐的寺庙里,为你族人诵经赎罪。”
蛟龙顺着镜光望去,看见一群白发道人正在清扫佛塔,他们的道袍上都绣着小小的莲花 —— 那是观音菩萨托人送去的,说绣满三千朵,便可消一份罪孽。
“呜 ——” 蛟龙发出一声悠长的哀鸣,庞大的身躯渐渐缩小,化作一条通体雪白的小龙,“我愿皈依,只求不再有争斗。”
观音菩萨将小龙纳入净瓶,看着它在甘露中渐渐沉睡。当她的元神返回紫竹林时,发现小尼正对着海面上的莲花灯发呆。“菩萨,” 孩子的声音带着困惑,“我们真的能渡尽所有苦难吗?就像…… 就像永远也舀不干南海的水。”
观音菩萨笑着抚摸她的头顶,指尖沾着的北溟寒气让孩子打了个哆嗦。“你看这潮起潮落,” 她指着不断涌上岸的浪花,“每一朵浪花都有它的归处,却从未有人觉得,大海会因此干涸。”
说话间,一个熟悉的身影踏着祥云落在紫竹林外。金吒的盔甲上沾着北溟的冰碴,手中捧着一封玉虚宫的法旨。“师叔…… 不,菩萨。” 他单膝跪地时,铠甲与青石板碰撞的声响,惊飞了檐下栖息的紫燕,“师尊说,若您需要,阐教弟子愿助您一臂之力。”
观音菩萨接过法旨,看见上面的朱批还是元始天尊熟悉的笔迹,只是最后那个 “准” 字,笔画明显有些颤抖。她想起当年在玉虚宫,这位师尊总爱用朱笔在她的功课上圈点,说她的字 “有慈悲相,却少杀伐气”。
“替我谢过天尊。” 她将法旨放在香炉边,让香火的热气慢慢烘干上面的潮汽,“但这苦海,终究要靠众生自己渡过。我们能做的,只是在他们溺水时,递上一叶扁舟。”
金吒抬头时,突然发现她白衣上的莲花暗纹里,竟藏着无数细小的人影 —— 有截教弟子,有阐教仙官,有朝歌的百姓,还有西岐的士兵。这些人影在花瓣间相互依偎,再也分不清彼此的阵营。
“弟子明白了。” 金吒化作金光离去前,将一枚青铜令牌放在礁石上,“若有凡人需要帮助,持此令牌可入西岐粮仓取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