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三花聚顶论道紫府

多宝道人却不为所动,拂尘一甩,案上的黑雾突然化作条黑龙,张牙舞爪地扑向慈航道人:“空谈无益!且让贫道见识一下,你的慈悲能挡得住我这‘黑龙煞’否?” 黑龙过境处,莲灯纷纷熄灭,连广成子的金灯都摇曳不定。

慈航道人不慌不忙,将玉净瓶高举过顶。三光柳的枝条骤然暴涨,金色露水如瀑布般倾泻而下,在身前凝成道碧玉屏障。黑龙撞在屏障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,却被无数细小的水纹层层消解,最终化作点点水汽,在屏障上凝结成朵银色莲花。

“这是…… 三光合一?” 金灵圣母失声惊呼。她分明看到,那道屏障中,日精的炽烈、月华的清冽、地灵的温润完美交融,既无金戈铁马的锋芒,又无死水无波的沉寂,恰如春风拂过冰封的江河,于柔和中蕴藏着无穷生机。

多宝道人脸色铁青,正欲再出手,却被殿外传来的钟声打断。元始天尊的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大殿:“论道而非论武,多宝道友何必动怒?” 九龙沉香辇缓缓驶入殿中,辇上垂落的璎珞每碰撞一次,殿内的道纹便亮起一分,“你等且看殿外。”

众仙顺着他的目光望去,只见紫府外的云海中,三朵巨大的莲花正缓缓升起:广成子的金色莲花如烈日悬空,多宝道人的黑色莲花似深渊凝墨,而慈航道人的青色莲花则如碧海生波,三花交相辉映,竟在虚空里构成个完美的太极图案。

“这便是三花聚顶的真谛。” 元始天尊的声音带着无尽威严,“金花生于杀,黑花生于力,青花生于仁,看似相悖,实则互补。若缺一花,太极便有缺憾;若强融一花,天道便失平衡。” 他抬手一指,三花忽然各自射出一道光,在殿中汇成颗晶莹的宝珠,“你等的道,都藏在这颗‘和光珠’里。”

慈航道人望着那颗宝珠,忽然想起西陲石碑旁的杨柳。那些自发生长的柳枝,既未刻意模仿他的慈悲,也未沾染杀伐之气,只是自然而然地将井水化作甘露 —— 原来真正的大道,从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,而是如草木生长般,在顺应天性中成就圆满。

多宝道人沉默良久,忽然收起拂尘,对着元始天尊躬身道:“晚辈受教了。” 他看向慈航道人,眼神中的不屑已化作几分复杂,“道友的慈悲,确实有独到之处。只是……” 他指着和光珠中闪烁的黑气,“这世间的恶,终究需要雷霆手段来震慑。”

“这便是为何需要三花聚顶。” 慈航道人微微一笑,玉拂尘轻挥,青色莲花忽然分出一缕霞光,融入黑色莲花之中,“就像我在西陲既种沙枣,也设粥棚;既传耕作之法,也施救命之露。刚柔并济,方是长久之道。”

广成子哈哈一笑,金色莲花也分出一缕金光,与青、黑二花相连:“如此才是玄门正道!多宝道友,不如留下喝杯清茶?我这有去年西陲的沙枣茶,味道甚是独特。”

接下来的三个时辰,众仙在紫府中各抒己见。赤精子论阴阳调和,认为三花需如昼夜交替般轮转;灵宝大法师谈八卦推演,主张三花应按方位相生相克;太乙真人则以金丹为喻,说三花实乃精气神的显化…… 慈航道人静静听着,偶尔以三光露演示,将抽象的道理化作具象的生机。

当论及 “如何面对逆天而行的妖魔” 时,多宝道人再次发难:“若有妖物披着慈悲的外衣作恶,慈航道友也要继续容忍?” 他取出一面骨镜,镜中映出个化作僧人模样的蜘蛛精,正诱骗村民献祭孩童。

慈航道人看着镜中的景象,腕间的念珠忽然停在第三颗珠子上。他想起广成子在诛仙阵前的决绝,想起自己调和鸿蒙紫气时的坚守,缓缓开口道:“慈悲不是纵容。” 玉净瓶中的三光柳忽然爆发出刺目的金光,“就像这三光露,既能滋养草木,也能净化邪祟。” 金光中,他的身影竟与广成子的虚影重叠,既有慈悲之相,亦有杀伐之姿。

多宝道人看着那道金青光晕,忽然抚掌道:“好一个‘慈悲非纵容’!看来是贫道着相了。” 他将骨镜收起,从袖中取出颗黑色莲子,“这是‘幽冥莲’的种子,生于万尸窟,却能净化戾气,赠与道友,算是赔个不是。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慈航道人接过莲子,指尖触到那冰凉的外壳时,感受到里面蕴藏的勃勃生机。他将莲子放入玉净瓶中,三光露顿时包裹住它,外壳上的戾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。“多谢道友厚赠。” 他轻声道,“待到来年,我将它种在西陲的沙枣林中,让它与沙枣一同生长。”

论道结束时,夕阳正透过紫府的窗棂,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。众仙走出殿门,见三花虚影依旧悬浮在云海中,只是彼此间的界限已变得模糊,金色的锋芒、黑色的厚重、青色的温润交织在一起,化作片绚烂的霞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