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7章 王熙凤认干亲

如今乡下日子好了,板儿又进了私塾跟着先生学了礼仪,倒不像上次那般狼吞虎咽,拿起筷子规规矩矩地夹菜,虽不如府里的公子小姐讲究,却也透着几分斯文。

刘姥姥见他这般,心里也宽慰,自己也慢慢吃着,也吃了个饱足。

晚膳过后,板儿终究是个孩子,熬不住困意,扒着桌子就睡着了。

王熙凤见状,忙让丫鬟把板儿抱到里间的小床上歇着,转头拉着刘姥姥到外屋坐下,给她倒了杯热茶。

王熙凤才轻声道:“姥姥,今儿累着了吧?我跟您说说明日的事,到了园子里,老太太若是问什么,您只管照实说,拣那有趣的讲,她老人家就爱听新鲜的。若是宝玉和姑娘们打趣,您也别往心里去,都是些孩子心性。”

刘姥姥连忙点头:“二奶奶放心,我晓得分寸,定不会给您添麻烦。”

正说着,大姐的奶娘急匆匆从外面进来,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意,对着王熙凤福了一福:“二奶奶,大喜啊!姑娘今儿听了姥姥的法子,竟睡得安稳极了,从傍晚到现在,没哭闹一声,连低热都退了,睡得正香呢!”

王熙凤一听,猛地站起身,脸上满是惊喜,握着她的手道:“姥姥!您这法子可太管用了!真是大姐的福气!”

说着,她忽然顿住,眼神里多了几分恳切,“姥姥,既是您的法子救了大姐,不如您再帮个忙,给大姐起个小名吧!您是个有福气的人,借借您的福气,也压一压她的命数,往后定能平平安安的。”

刘姥姥心里早有计较,她初见大姐时就隐约猜到生辰不妥,只是王熙凤不说,她也不敢贸然点破。

如今对方开口相求,她便叹了口气,如实说道:“二奶奶,我也不怕您嗔心,姑娘的生辰是七月初七,在我们乡下,这日子确实不算太顺。”

见王熙凤有些惊慌,刘姥姥忙拍拍王熙凤的手。

“乡下有个说法,‘贱名好养’,越是普通的名字,越能镇住福气,像什么狗剩、铁柱、石头,虽不好听,却能保孩子平安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“姑娘生辰占了个‘七’,又是个金贵的姑娘家,用太粗的名字不妥,不如用个‘巧’字压一压——‘巧姐’,既应了七月初七的‘巧’,也盼着她能逢凶化吉,巧逢贵人,往后顺顺遂遂的,您看如何?”

王熙凤反复念着“巧姐”二字,眼睛越发明亮,拍着手道:“好!太好了!这‘巧’字正好!既压住了八字里的不足,又透着吉利,就叫巧姐!”

她立刻唤来平儿,吩咐道:“你记好了,往后姑娘的小名就叫巧姐,府里上下都这么称呼,不许错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