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2章 书记的目光,落在了身边的新秘书身上!

县委组织部部长刘建业的脚步声在走廊里响起时,周国华正站在窗前,目光越过庭院里那几棵萧瑟的梧桐,投向更远的天空。

秋天的天光,清澈而高远,像一块被反复擦拭过的蓝宝石。

他刚刚结束了和刘建业的通话,电话里他只说了一句“你来我办公室一趟”,便挂断了。但就是这简短的一句话,背后却藏着他内心翻涌了半个下午的惊涛骇浪。

办公室里很静。那盆被江澈精心擦拭过的君子兰,叶片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油润的光泽,显得生机勃勃,与窗外秋景的萧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周国华的目光从窗外收回,落在这盆君子兰上,脑海里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江澈上午那副专注而肃穆的神情。

一个把擦叶子都能当成一种修行来做的年轻人。

周国华的指尖在冰凉的窗玻璃上轻轻划过,一丝凉意顺着指尖传遍全身,让他那因为激动而有些发热的头脑,冷静了几分。

他重新坐回办公桌后,再一次拿起了那份关于林国栋案的内部通报。

他的视线没有去看那些描述王志强如何伏法的段落,而是死死地锁定了那几个字——“匿名人士提供的线索”。

这四个字,像鱼钩,牢牢地勾住了他所有的思绪。

是谁?

这个问题的答案,在过去的两个小时里,像剥洋葱一样,被他一层层地剥开。

最初,他怀疑是王志强的政敌。但在官场这个棋盘上,棋手们更习惯于直来直去的兑子。用二十年前的旧案来做文章,布局太长,变数太多,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。这不是官场斗争的风格。

后来,他又想到了林国栋的故旧。可二十年,人走茶凉,世事沧桑。有几人还记得当年的情谊?又有谁,敢于为了一个早已被定性的“贪污犯”,去挑战一位如日中天的副市长?这需要的不只是勇气,更是近乎愚蠢的执着。

所有的路似乎都走不通,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死胡同。直到那个慵懒的身影,毫无征兆地闯入了他的思绪。

江澈。

这个念头第一次出现时,周国华自己都觉得荒唐。可当他压下这份荒唐,开始强迫自己将江澈到任后的一言一行串联起来时,一种让他头皮发麻的奇异感觉,渐渐笼罩了他。

他想起了江澈刚来县委办时,自己交代的第一个任务——整理储藏室里那些堆积如山的旧档案。

那间屋子,尘封着青阳县几十年的风雨。林国栋的案卷,就混杂在那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,蒙着厚厚的灰尘,等待着被人遗忘。

周国华清楚地记得,当时江澈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为难。在当时看来,那是年轻人对枯燥工作的本能抗拒。但现在回想,那会不会是……一种预见到麻烦的审慎?

紧接着,他又想起了那次讨论青龙镇未来发展的会议。江澈在看似随意的发言中,信手拈来地引用了几个精准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据。当时只觉得他记忆力惊人,现在想来,一个能将枯燥数据记得如此清晰的人,在翻阅那些旧档案时,发现卷宗里一处微小的逻辑矛盾,又有什么不可能?

机会有了,能力也有了。

最关键的,是动机。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,与二十年前的旧案无冤无仇,他为什么要这么做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