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 子建来投与荆襄暗涌

军事方面,林羽继续推行“巩固根本,积势待机”的战略,江淮前线呈现出一种外松内紧的态势。

赵云所部在淮北以彭城为基地,稳扎稳打。一方面派遣精锐斥候向北渗透,侦查下邳、琅琊等地的曹军布防;另一方面,由庞统主持,对占领区内的豪强、降将进行卓有成效的安抚与策反工作,逐步巩固统治。赵云的骑兵与文聘的步兵配合默契,小规模接触战中屡占上风,将曹丕的部分注意力牢牢吸引在东部战线。

而长江之上,关羽、甘宁统领的荆州水军主力,战舰云集,旌旗蔽空,日常巡弋于濡须口至广陵的广阔江面。此举一石二鸟:既对被困在江淮地区的曹丕大军保持持续的军事压力,使其不敢全力应对赵云部的北进;更重要的是,严密监视乃至威慑着南岸的孙权集团。江东新丧周瑜(虽未死但病重),又经“二乔之事”,国力士气皆受重创。孙权虽对林羽恨意滔天,但见江面上荆州艨艟斗舰往来如织,深知此时绝非报复时机,只得强忍怒火,采纳鲁肃、吕蒙之策,埋头整顿内政,训练水军,暗蓄实力,以待时机。荆襄水军的强大存在,如同一把无形的锁,暂时锁住了江东北上的野心。

四、 捷报暗藏,隐患微萌

就在这看似平稳的局势下,几份来自不同方向的密报,预示着潜在的危机。

益州法正通过“谛听营”特殊渠道送来密信,言及孟获返回南中后,初期尚能遵守约定,但其部下与派驻的汉官因习俗、利益等问题,摩擦日渐增多。孟获本人虽未直接表态,但在几次部落首领集会时,言语间对其妻祝融夫人与幼女花鬘长期滞留襄阳的状况,流露出不满与担忧。法正已加强戒备,并加大怀柔力度,但南中局势,暗流涌动。

与此同时,并州的张飞、徐晃也联名送来军报:塞外鲜卑首领轲比能近期活动异常频繁,连续召集东部鲜卑诸部首领会盟,其麾下控弦之士调动集结,游骑频频逼近长城沿线关隘,似有南下劫掠或试探并州防务的意图。北疆的宁静,已被隐隐的马蹄声打破。

林羽览报,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。他深知,南中的羁縻之策,依赖于微妙的平衡,孟获的不满是一颗危险的种子;而北疆的胡骑,始终是悬在中原头顶的利剑,轲比能的崛起,预示着更大的边患。他立即下达指令:命“谛听营”加派精锐,一方面加强对祝融母女“保护”的同时,严密监控孟获的一举一动及其与周边部落的联络;另一方面,深入草原,不惜重金收买眼线,务求掌握轲比能的确切动向与意图。同时,下令向并州增派一个精锐步兵营及大量守城器械、粮草,命张飞、徐晃加固城防,广布烽燧,做好应对胡骑大规模寇边的准备。

秋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,在静思堂的光洁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林羽站在地图前,心中澄澈。霸业之途,从无坦途。曹植来投,如同一面镜子,既映照出对手曹丕的内外交困,也反射出自身版图之下潜藏的种种危机。下一步,是继续消化当前庞大的战果,稳固内政,还是需抢先出手,扑灭某处即将燃起的烽烟?这需要更为审慎的权衡与决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