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0章 《乡屯建设实务指南》

“侯爷,我们该如何应对?”沈墨问道。

沈家如今已与秦牧深度绑定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
秦牧沉思片刻,道:“他们有他们的手段,我们有我们的打法。

首先,要立于不败之地。货行的账目必须清晰透明,收购价格公道,对待农户公平,这是我们的根基,不容有失。

沈公子,这方面你要多加留意。”

“其次,要主动出击,掌握话语权。”秦牧继续道。

“他们不是要搜集‘证据’吗?那我们就给他们‘证据’!但不是他们想要的罪证,而是我们惠民富民的实绩!”

他看向顾青:

“子砚,你立刻组织人手,将我们货行联盟惠及多少农户、增加多少税收、运输队降低多少物流成本、村塾培养多少人才……

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和案例,整理成一份详细的《卧牛山民生改善报告》。

要写得生动具体,有数据,有故事,让任何人看了,都无法否认我们带来的积极变化。”

“然后,”秦牧目光锐利。

“将这份报告,连同之前那份《防疫实录》,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,广泛传播!

不仅要让士林看到,也要让市井百姓听到!

我们要让所有人都知道,我们黑山模式,不是与民争利,而是为民谋利!”

“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”秦牧深吸一口气,“我们必须加快在北境试点的步伐,并且要尽快做出成效!

只有用铁一般的事实,证明这条路不仅能在黑山村走通,也能在更复杂、更困难的北境走通,才能真正堵住那些悠悠之口,让陛下和朝廷更有信心!”

就在秦牧积极部署应对之策时,北境传来了章山的密报。

试点工作,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。

选择试点的两个军屯和一个边镇,情况各异。军屯的士卒和家属对“屯市”心存疑虑,担心是上官变着法子盘剥;

边镇的商户和地方胥吏则对新的管理规则阳奉阴违,甚至暗中阻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