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章 该找谁接手呢?

天幕间隙,大瀚的少年皇帝南宫景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。

他的指尖划过堆积如山的奏折,眉宇间拧起深深的褶皱。

登基不过月余,兄长南宫准远赴庐江,往日里由父皇和丞相两人分摊的政务,如今尽数压在他肩上。

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眶,拿起一份标注着迁移百姓事宜的奏折。

这份奏折是半个月前递上来的,汇报的是安置原本居住在山地里的百姓们的进度。

彼时南宫准还在京中,亲自督办此事,每日都有详实的奏报呈来。

可自从南宫准启程前往庐江,相关的奏报便断了档。

后续递上来的,全是各地官员的问询:

流民安置点的粮草何时拨付?

新修的村落房屋该如何统筹?

迁徙途中的伤病百姓该如何救治?

这些奏折都被孤零零地放在角落,无人批复,无人处置。

“大皇兄……多半是顾不上这个了吧?”

南宫景猛地放下奏折,心中了然。

大皇兄走得仓促,一心奔赴庐江稳固防线,竟忘了交接迁移百姓的差事。

这可不是小事,父皇在世时,便定下迁移百姓,补充人口的国策。

如今这件事正是收尾的关键阶段,一旦搁置,之前的心血付诸东流不说,百姓们流离失所,极易引发动乱。

“来人,传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即刻进宫。”

南宫景沉声道,语气中带着少年人少有的沉稳。

“诺!”

内侍不敢怠慢,连忙躬身领命而去。

御书房内只剩下南宫景一人。

他走到墙边悬挂的大瀚疆域图前,指尖重重按在大瀚南疆。

那里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红圈,是规划好的安置地点。

父皇曾说过,百姓是国家的根本,安置好了,便是源源不断的劳力与兵源。

安置不好,便是祸乱的根源。

大皇兄南宫准走之前,曾对他说过。

“九弟,迁移之事关乎国本,我已与赵丞相商议好后续章程,只需按部就班推进便可。”

可如今,章程还在,主事之人却没了。

不多时,户部尚书李嵩与吏部尚书周怀躬身进入御书房。

“陛下召见臣等,不知有何要事?”

两人齐声问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