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这份日记作为新的突破口,陆承安正式向省广电局依法申请调取E00102号磁带原件。
然而,回复冰冷而强硬——“涉密档案,不予公开”。
这意料之中的拒绝,彻底点燃了陆承安的斗志。
他一纸诉状,将广电局告上法庭,诉讼理由振聋发聩:“公民的知情权,优先于任何过时且不透明的保密条款!”他还向法庭提交了一份详尽的报告,论证苏霓当年主持的节目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力。
“声音一旦进入公共空间,就不再是任何机构的私有财产,它属于所有聆听过它的人民!”
庭审当天,法院外挤满了人。
他们都是苏霓曾经的听众,许多人的人生轨迹,都曾因她节目里的一句话而改变。
他们没有口号,没有横幅,只是在庭外,一遍又一遍,齐声朗读着那档早已停播的节目——《游子归途》的开场白。
那温柔的声音汇聚在一起,形成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。
最终,法院当庭裁定,支持陆承安的诉讼请求。
当那盘被重重封锁的E00102号磁带,在法警的护送下移交出来时,许文澜早已等在法院门外。
她没有多说一句话,接过磁带,放进一台便携式高精度解析设备中,全程录音,不留任何被人做手脚的可能。
回到安全屋,许文澜立刻开始对磁带进行深度解析。
她很快发现,磁带的最后一段录音,被人为地用一段空白噪音倒放覆盖,手法极其专业。
但在最底层的磁轨上,依然残留着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的波形。
这是与时间的赛跑,也是与恶意的博弈。
许文澜戴上耳机,将自己与世界隔绝,指尖在代码的海洋中飞舞。
降噪、滤波、增益、反转……经过数十个小时不眠不休的工作,当她分离出最后一道干净的声轨时,一段微弱却清晰无比的声音,终于从十二年的尘封中破土而出。
那是一个母亲对孩子说话的声音,温柔得能融化冰雪,却又带着无法言说的疲惫与决绝。
“小满,妈妈没能回去看你……但你要相信,这个世界上,总会有人替我听着你长大,看着你平安……”
音频结束的瞬间,房间里死一般寂静。
紧接着,许文澜面前的电脑屏幕上,一个她亲手编写、却从未被激活过的“守约者”服务程序,猛地弹出了一个红色对话框。
一行冰冷的系统提示,在屏幕中央闪烁:“有一段迟到的回应,已被接收。”
同一时刻,在全国三百二十一个城市不为人知的角落,三百二十一台终端设备被同时唤醒。
而在小满所在的那个普通城市的社区服务中心里,墙上那台蒙尘已久的红色老式电话机,突然毫无征兆地,缓缓亮起了柔和而坚定的绿灯。
夜色深沉,一场横跨十二年的承诺,终于开始回应。
而这绿色的光芒,既是终点,也是一个更加庞大、更加恐怖的谜局的起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