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图特亚人代代相传的祖训里,对神族食物的描述早就刻进了骨子里:
有被称作“九层神糕”的点心,层层叠叠像小山,每一层都裹着甜得发腻的糖霜,咬下去满是油润的香气,能甜到心里去;
有叫“神仙肉”的珍馐,据说是栖息在神都宫殿上的神鸟肉,肉质紧实,鲜香油美,嚼起来带着劲,连骨头都想吞下去;
还有“神食圈”,是用金黄的馓子裹着肉汁米团做的,又香又糯,一口下去能尝到三种滋味。
这些都是当年先祖跋涉千里抵达神都,承蒙神皇赏赐才尝到的美味,回来后对着族人念叨了一辈子,也让后代子孙望着南方的雪山,惦记了整整千百年。
老祭司咬下最后一口米糕,甜糯的滋味还在舌尖打转,眼泪却突然顺着脸颊往下淌——
混着嘴角没擦干净的肉酱油光,在满是皱纹的脸上划出两道深色痕迹。
他颤巍巍放下木盘,膝盖“咚”地一声跪在雪地上,朝着西方“神国”的方向深深叩首,额头重重撞在冻硬的雪壳上,发出闷响。
其他祭司见状也纷纷效仿,有的手里还攥着半块油糕,有的指尖沾着肉酱,却都顾不上擦拭,一边反复跪拜,一边用图特亚语念叨着感恩的话语,声音里满是颤抖——
从先祖传下“神族美食”传说的那一天起,部族盼了整整九百年,这份刻在血脉里的敬畏与期盼,终于在这一刻有了最真切的回应。
快应队的战士们站在一旁,看着这阵仗满脸茫然。
李明远摸了摸口袋里的油糕,这东西在皇庄大食堂里随处可见,平时行军累了随手就能拿一块垫肚子,甜是甜,却也没什么特别;
王二柱手里还剩半个鸡肉饭团,是出发前炊事房刚蒸好的,糯米裹着碎鸡肉,温热顶饱,却也只是最普通的军粮。
他们实在想不通,这些在大明随处可见的吃食,怎么就让图特亚人激动到流泪跪拜,难不成冰原上的食物真就那么匮乏?
没人知道,这些“普通军粮”的背后,藏着圣皇朱有建的心思。
他早料到快应队要在冰原长期奔波,寻常干粮没油水,战士们体力撑不住,便特意吩咐膳房改良军粮:
牛肉虽能补力气,却难储存,便换成易饲养、肉质细嫩的鸡肉,混着糯米做成饭团,既能饱腹又能补蛋白质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