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天下午,《新快报》的临时特刊就推出了,沈从云的表态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。尤其是沈从云颇为得意的一次剽窃,被《新快报》以“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生何处不青山!”为标题放在头版头条,配上沈从云表情果决的巨幅照片!激的普天下的热血青年们情绪激昂澎湃。
被沈从云洗脑多年,脑子只知道有沈从云的新军将士,更是群情激奋,沈从云振臂一呼,新军将士纷纷以血为书,向沈从云请战。
沈从云将几十份血书,连同一份两江三省官员联名上书请求拒绝承认《中俄密约》以及《中东铁路合同》的折子,一起打包派人送往京城。
《时务报》的编辑部内,负责排版编辑等在梁启超的办公桌前已经有半个小时了,今天的报纸就等梁启超这一篇稿子就能排版开印了。
此刻的梁启超,申请肃穆,正在伏案奋笔疾书!
“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富则国富,少年强则国强,少年独立则国独立,少年自由则国自由,少年进步则国进步,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,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。红日初升,其道大光;河出伏流,一泻汪洋;潜龙腾渊,鳞爪飞扬;乳虎啸谷,百兽震惶;鹰隼试翼,风尘吸张;奇花初胎,矞矞皇皇;干将发硎,有作其芒;天戴其苍,地履其黄;纵有千古,横有八荒,前途似海,来日方长。美哉我少年中国,与天不老;壮哉我中国少年,与国无疆!……。”
洋洋数千言毕,梁启超把手上的秃笔一丢,稿子往前一推,接着转身背手看着窗外的风雨,泪流满面!排版编辑拿起这篇梁启超一气呵成的大作,悄悄的退了下去。
“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,莫等闲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!”面对着萧萧风雨,梁启超低声吟道!
一篇《中国少年说》一出,梁公从此名满天下。
“血谏”!特大号字体的标题,出现在《时务报》、《新快报》的头版头条上,《时务报》的第二版,整版刊登了梁启超的《中国少年说》。
沈从云如此剧烈的反应,举国震惊!世界震惊!多年以后的一位史家称“危机之秋,沈督振臂一呼,举国为之沸腾!天下少年精英之半数,从此归于沈氏!”
北京城里以强学会为首的团体,纠集了数百学子,每天堵在都察院的门口,一天一上书!全国各省督抚的折子,雪片似的飞往北京,皆痛陈二份合约一签,东北亡矣!
朝中清流更是兴奋的上串下跳,御史台的弹劾奏折,压在光绪皇帝的案前几尺高。清流们主要的攻击目标自然是李鸿章,扬言李鸿章“丧权辱国,罪无可赦!当自裁以谢天下!”
迫于举国之压力,总理衙门大臣奕忻拖着病怏怏的身子出来,对一干外国记者称:“李鸿章在俄国签署之合约,乃其个人行为也,且其目前身无实职,并不能代表大清朝政府。”
此言一出,俄国公使立刻照会北京,这是对俄国政府的公然挑衅,这是要引发战争的。
上海的沈从云听闻此讯,立刻对《新快报》的记者称:“俄国人要来,我正等着呢!我宣布,南洋新居即日起进入一级战备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