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8页

变天[校对版] 断刃天涯 2146 字 2022-11-12

严复把赫胥黎的理论引入种族、国际关系之中,提出在这也是一个大的竞争格局,中国在这个竞争的格局之中,强存弱亡,中国已经落后了很多了,如今日本人都敢打上门来了,在不变革以图自强,亡国灭种的一天就不远了。

对于远在江南的沈从云,严复一直给予了高度的关注,从心底里认为,沈从云无疑为当今的人杰。沈从云在两江大刀阔斧的办洋务,无疑是好事。但是严复还是很担心,沈从云会变成第二个李鸿章,会倒在另一次对外的战争中。洋务运动,在严复的心里,并不是一个真正能解决中国问题的办法。

……

上海,沈从云接到北京发来的电报时,脸色变的非常难看。历史上的一件事情,并没有因为甲午战争中方的惨胜而规避,还是发生了。俄国作为李鸿章西行的第一战,给李鸿章准备下了一份大礼——《中俄密约》。

甲午的失败,让李鸿章对西方列强的恐惧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,这样的一份合约,其实李鸿章完全可以避免的,可是李鸿章还是签字了。(注:中俄密约的详细内容,大家可以去查历史书,这里不重复了。)

沈从云实在很难想象李鸿章当时的心态,难道真的希望俄国来保护中国的东北么?接下来,想必《中东铁路合同》李鸿章也要顺手签署了吧?俄国人借此合约成立的中国东胜铁路公司,成了俄国获得利用中东铁路给旅顺大连运送军火的权利不说,还顺手攫取了铁路沿线的行政权、警察权、采矿权和贸易减免税厘等特权,实际上等于把铁路沿线变成了俄国人的势力范围。

这两份合约,无疑是彻头彻尾的卖国合约,沈从云知道曾经的历史上,有一种说法,李鸿章收受了俄国人的巨额贿赂。不管这种说法是否真实,总之是开了一个头,一个列强疯狂瓜分中国的头。

得到这个消息的瞬间,沈从云最痛苦的感觉是,新军在东北,在朝鲜的血都白流了。随即沈从云苦笑着往椅子上一靠,口中低声自言自语道:“卖吧,卖吧,你们不卖,怎么能显出你们的腐败来?怎么能让中国的精英们,彻底的对你们失望?”

第二十一章 必死之决心

《中俄密约》的消息传开,欧洲列强好比猎狗发现了猎物一般,目光全部集中在中国政府的反应上面来了,李鸿章毕竟还不能代表中国政府,只要中国政府对这两份合约持反对态度,事情也不是没有回转的余地的。

中国作为甲午战争的胜利者,将新冒头的日本个打趴下的事实,还是摆在眼前的,一切就看清政府的态度了,这一次和俄国人租借旅顺一事,不可同日而语了。

《新快报》最为与两江总督关系密切的报纸,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一个新闻,深知坐镇两江的沈从云自甲午之后在中国的影响力,得知了《中俄密约》的消息后,该报头号记者詹姆斯,第一时间找到沈从云的住所,提出采访。

“扑!扑!”闪光灯发出的瞬间的光芒,吓的端茶上来的小丫头直哆嗦,手一抖差点把盘子给砸了。藏在帘子后面的青弦也吓的用手直拍胸前,阮孝贞眼睛里闪过“土包子”的意思,把注意力还是集中在偷听上去了。

“总督阁下,作为中日甲午战争胜利的缔造者,您对李中堂与俄国人之间签订的合约持何种态度?据在下所知,俄国人已经接口调停有功,以及收取贷款利息为理由,强行租借了旅顺和大连。您以为中国皇帝会承认这份合约么?”

詹姆斯开门见山的提问,语气显得非常之尖锐。

记者是沈从云故意透露消息引来的,自然早有准备,面露悲愤之色,厉声道:“《中俄密约》绝对是俄国人胁迫强逼李中堂签署的,这是一个蓄谋已久的阴谋。我已经上奏朝廷,称时下李中堂西游各国,《中俄密约》的头绝对不能开,不然俄国人得了便宜,别国有样学样,李中堂到一个国家签署一份卖国合约,亡国也就是瞬息之间的事情。所以,《中俄密约》以及《中东铁路合同》绝对不能承认接受,本人的奏折上已经向朝廷请奏,愿亲率十万雄师北上,只要俄国胆敢来犯。沈从云决心效仿先贤,为国战死沙场,决不后退半步。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生何处不青山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