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等到宣国内战结束,青云界或许就被吞并。”显然杜时素这几日也是反复思虑,“防范于未然,我们还是不要站队为妙。”
他的话挠中了青云宗众长老心里的痒处。
童渊人和铎人不断向青云宗施压,无非就是要逼它表态? 逼它站队? 给未来战争铺平道路。青云宗人又气又恨? 当然不肯听从。
“如能中立? 那是最好不过。”燕三郎捏着下巴,“如何施为?”
杜时素唤出沙盘,往北境一点:“派出使节? 再向童渊人劝和。”他问文庚,“入侵北境的童渊军,由谁率领?”
“铁太傅次子、铁钊麾下的将领能自清。”文庚答道,“据说他统领的四千兵马已经拔营南下,六天后就可到边境梧关。”
“六天后?”杜时素看了看沙盘,“这铁钊调军也是有趣,要从平泽关最北边调动人马南行。”
文庚没有多想:“或许他那里战事胶着,已无多余人手。”
一见沙盘,千岁就笑了。铁钊从北边调军往南走,首先要横跨半个平原,才能走到平泽关,这就要花掉两天时间;再从平泽关往青云界的边境走,至少又得四五天。
“看来铁钊挺讲信用,还记得他和我们的约定。”
燕三郎在火桐城和铁钊约定,倘若童渊一定要出兵青云界,铁钊尽力推辞不去攻打;如果非打不可,也拖延一点时间。
看来童渊王室已经命令铁钊出兵,毕竟他的人手最全。因此铁钊开始履行与燕三郎的第二条约定。
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这点时间,燕三郎可不能浪费了。
“往北境梧关拨一千人马。”杜时素手指在沙盘上移动,“边境守兵还有二百,合计一千二百人,以守御攻,至少可以支持半个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