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重新盘膝坐好(这个简单的动作依旧让他喘息了片刻),五心向天,再次进入了内视的状态。
这一次,他不再仅仅满足于用神识引导稀薄灵气进行粗浅的修复。他开始尝试调动那深藏于神魂最核心处、那枚呈现出混沌色泽、此刻却黯淡无光的——**创造本源印记**。
这印记,是他身为“林青玄”时最根本的依仗,是混沌中诞生的奇迹,蕴含着化腐朽为神奇、于虚无中开辟存在的无上伟力。即便如今沉寂,其本质依旧至高无上。
他并非要直接催动印记的力量——那对于现在的他而言无异于痴人说梦,且极易引来云辰的感知。他是要借助自身与印记之间那一点不可分割的联系,去“模仿”,去“感悟”那一丝创造的“意境”。
他的神识,不再仅仅是引导灵气流淌。而是开始尝试以一种更具“活性”的方式,去“沟通”那些被引入体内的、最细微的灵气粒子,去“理解”它们与自身受损组织之间可能存在的、更深层次的互动。
小主,
同时,他将一部分心神,沉入那属于“林青玄”的、浩如烟海的记忆碎片之海中。他需要寻找,在那些关于生命造化、肉身重塑、乃至细胞层面修复的至高秘法中,有哪些最基础、最本质的原理,是能够剥离掉神力支撑,仅凭意志、神识和低层次能量就能实现的。
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,如同要让一位精通微积分的数学大师,去思考如何用最原始的结绳记数法来解决一个复杂问题。他必须将自身至高的大道领悟,强行“降维”到符合这具凡躯和此界法则的层面。
时间,在寂静与痛苦中,再次缓慢流逝。
洞外的光线明暗交替,预示着白昼与黑夜的轮转。
林枫如同老僧入定,一动不动。只有他额头上不断沁出、又被体温烘干的汗渍,以及偶尔因触及伤势关键点而微微蹙起的眉头,显示着他正在进行的、绝不轻松的“工作”。
他不再试图强行疏通那些淤塞的主干经脉,那需要庞大的能量支撑,非目前所能及。他转而将目标放在了那些更细微的、如同大树根系般的毛细血管网络、神经网络以及淋巴系统上。
在他的神识感知和那丝微弱“创造意境”的引导下,渗入体内的灵气,仿佛被赋予了某种奇特的“导向性”。它们不再是无意识地浸润,而是有选择地汇聚到那些因为伤势而断裂、堵塞的微观循环通路的节点处。
这些灵气粒子,如同最微小的工匠,在林枫强大意志的驱动下,开始进行着一种近乎“搭建”和“粘合”的工作。它们刺激着受损细胞释放出某种促进愈合的因子,引导着新生的、脆弱的毛细血管芽孢向着断裂处延伸,尝试重新建立循环;它们抚平着因创伤而紊乱的生物电场,安抚着过度兴奋、传递着疼痛信号的神经末梢……
这种修复,发生在肉眼和寻常内视都无法察觉的微观层面,其过程缓慢到令人发指,效果也微乎其微,几乎无法立刻反映在宏观的伤势好转上。
但林枫能清晰地“感觉”到,那种弥漫全身的、源于生命系统崩溃边缘的“虚无”与“涣散”感,似乎被遏制住了,并且,有了一丝极其微弱的、向内“凝聚”的趋势。
这就足够了!
这证明他的思路是正确的!在没有外力(丹药、高阶修士辅助)的情况下,利用自身境界和对能量、物质的深层理解,从生命的最底层结构开始修复,是可行的!这相当于在为这具濒临报废的躯壳,重新打下最坚实、最健康的“地基”!
除了微观层面的修复,他也在不断尝试优化对胸口那阴毒掌力的“封印”。
他不再仅仅是用灵气构筑简单的隔离带。他开始分析那掌力的能量属性、运行规律、以及其破坏生机的具体方式。他发现,这“摧心掌”力蕴含着一股尖锐的“金”属性煞气,以及一股侵蚀性的“阴”寒之力。
根据其特性,他调整了包裹掌力的灵气结构。不再是均匀分布,而是在靠近心脉的关键位置,构筑起更加致密、偏向“土”属性(厚德载物,擅长防御)和“木”属性(生机勃勃,擅长滋养化解)的灵气壁垒。同时,引导少量具备温和“火”属性特质的灵气,在壁垒外围缓缓流转,试图以温火化寒冰的方式,极其缓慢地消磨那阴寒之力。
这种针对性的封印,效果显然比之前好了不少。胸口那令人窒息的压迫感,虽然依旧存在,但不再像之前那样时时刻刻如同针扎般尖锐。
就在他全身心沉浸在这种艰难的“筑基”过程中时,一种极其微弱的、仿佛来自灵魂本能的悸动,再次毫无征兆地出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