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被李磊带倒,重重摔在草皮上,翻滚了好几圈才停下。左小腿外侧传来一阵火辣辣的疼痛。

主裁判跑了过来,手指坚定地指向点球点!同时,向一脸懊恼的李磊出示了一张黄牌!

点球!我们获得了一个宝贵的点球!

黄龙远征军的看台瞬间爆发出狂喜的呐喊!而工体陷入了短暂的死寂,随即是巨大的嘘声和抗议声。

我躺在草皮上,大口喘着粗气,左腿疼得厉害。程进跑过来拉我:“怎么样?没事吧?”

“没事!”我咬着牙,借力站起来,一瘸一拐地走了两步。疼痛还在,但能坚持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弗兰克抱着球走向点球点。工体的嘘声达到了顶点,试图干扰他。但他面色沉稳,助跑,起脚!一记势大力沉的抽射,直挂球门上角!

1:0!客场领先!

队友们疯狂地冲向弗兰克庆祝。我站在人群边缘,望向看台上那片愤怒的绿色海洋,望向场边脸色铁青的国安教练组,望向正懊恼地整理着球袜的李磊。汗水浸透了球衣,左腿的疼痛阵阵袭来,但胸腔里却燃烧着一团炽热的火焰。

这一次,我没有生吃李磊。但这次搏命般的冲刺、这次在极限对抗中制造的点球,其价值,丝毫不亚于一次漂亮的进球!玉皇大帝,并非只有腾云驾雾一种姿态。在泥泞中搏杀,在重压下制造杀机,同样是帝王的权柄!

(十)

工体的客场胜利,如同一剂强效的凝固剂,将“玉皇大帝”的声望和球队的士气牢牢地粘合在一个高点。更衣室里的气氛明显松弛下来,多了欢声笑语和彼此间信任的眼神。连一向严苛的乔迪,训练场上也多了几分笑容。我的左腿经过队医处理,只是硬伤,并无大碍。但体能教练递来的训练计划和营养食谱却更加严格了。“栋帝,登基之路,身体是革命的本钱。”他半开玩笑地说。

网络上的喧嚣似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。“玉皇大帝工体造点封神”、“从德比到工体,王钰栋连斩强敌!”的赞誉铺天盖地。甚至有人开始煞有介事地讨论:“王钰栋距离国家队,还差多远?” 李响的“战报”也充满了喜气:“栋子!国家队大名单预测帖,你排进前五了!兄弟们等着看你身披五星红旗!”

国家队。这三个字像带着魔力,轻轻一碰,就在心底漾开一圈圈涟漪。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些讨论和预测,一种前所未有的渴望,混合着巨大的压力,悄然滋生。代表中国?站在国际赛场上?那是一个比中超德比、比工体更宏大、更神圣的舞台。也是每一个中国球员心底最深沉的梦想。

然而,命运似乎总喜欢在巅峰时给予考验。联赛进入中后段,一周双赛成为常态。对手也摸清了我的路数——体能是短板。于是,更加疯狂的围剿开始了。无论对手强弱,只要我拿球,必定有两人甚至三人迅速合围,用不断的身体对抗和犯规来消耗我。比赛变得异常艰难,每一次触球都伴随着激烈的身体冲撞,每一次突破都像是在泥潭中挣扎。

身体积累的疲劳终于在某一个训练日的上午爆发。一次看似平常的加速冲刺后,右大腿后侧肌肉传来一阵尖锐的、撕裂般的剧痛!我“啊”地一声惨叫,猛地摔倒在草皮上,抱着大腿痛苦地蜷缩起来。

“队医!”乔迪的惊呼声带着前所未有的紧张。

诊断结果很快出来:右腿腘绳肌(大腿后侧肌群)一级拉伤。不算特别严重,但需要至少两周的彻底休养和恢复。

“两周?”我躺在理疗床上,看着队医在伤处涂抹着冰凉的药膏,心沉到了谷底。联赛争冠(亚冠资格区)进入白热化,每一分都至关重要。偏偏在这个时候……

“王,听着,”乔迪坐在床边,表情严肃,“伤,必须养好!彻底养好!这不是一场比赛的问题。你的职业生涯还很长,国家队的大门也正在向你敞开。但前提是,你得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支撑!急功近利,只会毁了你!”

道理都懂。但看着队友们继续在场上拼杀,看着积分榜上竞争对手步步紧逼,一种被抛下的恐慌感和无力感紧紧攫住了我。社交媒体上,担忧和质疑也如期而至:“完了!玉皇大帝伤了!浙江队危!”“伤病是天才的坟墓?王钰栋能否迈过这道坎?”

恢复的日子枯燥而煎熬。每天的生活被理疗室、健身房(上肢和核心训练)和游泳池占据。看着跑步机上队友挥汗如雨,看着训练场上激烈的分组对抗,自己却只能在一旁进行着最基础的康复训练,那种感觉,比坐在替补席上更加折磨人。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无数倍。

唯一的慰藉,是手机里那个置顶的聊天框。一个叫林薇的女孩,我的高中同学,也是少数知道我电话号码的“圈外人”。她不懂足球,不懂“玉皇大帝”,但总能在我最烦躁的时候发来一些无关痛痒却让人心安的问候。

“今天理疗疼不疼?(笑脸)”

“给你看,学校后街那家奶茶店出新品了,芋泥波波,你爱的。(图片)”

“别老皱眉,乔老头说得对,身体是……嗯,当玉皇大帝的本钱?(调皮)”

她的信息,像一缕清风,吹散了康复期的沉闷和焦虑。我会跟她吐槽理疗的酸痛,抱怨营养餐的寡淡,偶尔也说说对比赛的担忧。她总是安静地听着,然后用笨拙却真诚的话安慰我。

两周的期限终于到了。复出之战,是主场对阵实力中游的河南队。赛前体检,队医终于点头:“恢复得不错,可以上。但控制时间,最多三十分钟,感受比赛节奏为主。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当乔迪在赛前准备会上宣布我进入替补名单时,更衣室里响起了一片鼓励的掌声。程进用力拍了下我的背:“栋帝!悠着点!别一上来就开大!”

踏上黄龙熟悉的草皮热身,久违的感觉涌上心头。看台上,当现场DJ念到我的名字时,爆发出的欢呼声浪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热烈和持久。“王钰栋!玉皇大帝!”的呐喊响彻云霄。球迷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我:我们记得你的贡献,我们等你回来!

第60分钟,比分1:1。乔迪朝我点了点头。第四官员举起了换人牌:10号上,换下左边锋。

深吸一口气,我跑向场边。与下场的队友击掌,踏入绿茵场。久疏战阵,最初的几分钟,感觉有些生疏。触球有点沉,跑动节奏需要重新适应。但那种与足球、与赛场融为一体的感觉,正在快速回归。

第75分钟,一次前场界外球机会。队友大力掷向禁区。混乱中,河南队后卫头球解围不远!球落向大禁区弧顶偏左的位置!

机会!电光火石间,身体的本能超越了思考!我如同嗅到猎物的豹子,迅疾启动,抢在所有人之前冲到落点!没有丝毫调整!迎着弹地而起的皮球,左脚脚弓凌空一推!不是发力爆射,而是追求极致的角度和巧劲!球像一道白色的闪电,贴着草皮,划出一道刁钻的弧线,绕过门前密集的人腿,精准地钻入了球门右下死角!

死角!绝对的死角!门将鞭长莫及!

“GOALLLLLLLLLLLLLLLLLL——!!!王钰栋!!!替补登场!王者归来!一脚世界波!玉皇大帝宣告复辟!”解说员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彻底嘶哑!

整个黄龙体育场瞬间被点燃!蓝色的海洋掀起了滔天巨浪!疯狂的呐喊声几乎要撕裂耳膜!我张开双臂,冲向角旗区,肆意地咆哮着!所有的压抑,所有的等待,所有的担忧,都在这一刻随着这声怒吼宣泄而出!队友们狂喜地扑上来,将我淹没!

替补席上,乔迪用力地挥了下拳头,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。看台某个角落,我仿佛看到林薇跳起来的身影,虽然不确定,但心底涌起一股暖流。

伤愈复出,替补登场,一脚定乾坤!还有什么比这更完美的剧本?我用力拍打着胸前的队徽,感受着心脏在掌心下有力的跳动。玉皇大帝的凌霄殿?不,我的战场,就在这里!在中超的每一寸草皮上!而前方的路,似乎指向了一个更加荣耀的方向——那抹鲜艳的五星红旗,似乎已在不远处猎猎招展。

(十一)

复出后的世界波,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激起的涟漪远超我的想象。“王者归来”、“伤愈即巅峰”、“玉皇大帝法力无边”……媒体极尽溢美之词。更让我心跳加速的,是训练结束后,领队单独把我叫到办公室,递给我一份红头文件。

《关于组织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集训的通知》。

白纸黑字,清晰印着我的名字:王钰栋。位置:前锋。报到地点:上海。报到时间:三天后。

手指微微颤抖着抚过那熟悉的三个字。国家队!真的来了!虽然只是集训名单,但这意味着,我正式进入了国家队的考察视野!那个无数个日夜魂牵梦绕的舞台,第一次向我敞开了大门!

“恭喜啊,栋帝!”消息不胫而走,更衣室里瞬间炸开了锅。程进第一个冲过来给了我一个熊抱,“牛逼!给咱浙江队长脸!”弗兰克用蹩脚的中文喊着:“王!国家队!GOOD!”连一向沉稳的门将赵博也笑着打趣:“进了国家队,回来得请客!米其林起步!”

喜悦如同香槟的气泡,在胸腔里噼啪作响。但狂喜之后,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巨大的压力也随之而来。国家队……那意味着更高的平台,更严苛的标准,更挑剔的目光。我,王钰栋,一个刚满18岁、只踢了半个赛季好球的中超新丁,真的准备好了吗?

出发前夜,我接到了父亲从舟山打来的视频电话。屏幕那头,父亲的脸被海风吹得黝黑,皱纹深刻,但眼神却亮得惊人,带着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激动和……小心翼翼。

“栋子……那个……名单,是真的?”父亲的声音有些发颤,带着浓重的舟山口音。

“嗯,爸,真的。去上海集训。”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。

“好!好啊!”父亲用力地点着头,一连说了好几个“好”,嘴唇哆嗦着,似乎想说什么,却又哽住了。过了好一会儿,他才深吸一口气,声音低沉却无比郑重:“栋子,记住!穿上那身衣服,你就不光是你了!你是替咱舟山,替浙江,替所有盼着中国足球好起来的人踢球!脚底下,得有根!心里头,得有火!别……别给国家丢脸!”说到最后,他的眼圈明显红了。

“嗯!爸,我记住了!”我重重地点头,喉头也有些发哽。父亲的叮嘱,没有华丽的辞藻,却像定海神针,瞬间锚定了我有些飘忽的心神。为国而战,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口号,而是沉甸甸的、带着泥土和海腥味的责任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上海,东方绿舟体育训练基地。踏入国家队集训营的那一刻,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。不再是熟悉的俱乐部更衣室,这里的每一块草皮,每一件训练衫,似乎都承载着更厚重的历史与期望。队友不再是熟悉的“浙普”口音,而是来自天南海北,带着各地方言印记的国字号精英。武磊、张琳芃、颜骏凌……这些曾经只在电视转播里仰望的名字,如今成了并肩训练的队友。最初的兴奋过后,是巨大的陌生感和随之而来的拘谨。

训练强度远超俱乐部。节奏更快,对抗更激烈,战术要求更精细。国家队主帅,那位以铁腕治军和战术严谨着称的塞尔维亚老帅扬科维奇,目光如鹰隼般锐利。他的训练课没有废话,指令简洁有力,要求近乎苛刻。一次分组对抗中,我凭借速度生吃了国家队的右边后卫,正准备内切,扬科维奇尖锐的哨声就响彻全场。

“停!”他大步走进场内,脸色阴沉,指着我的位置,“王!你在干什么?个人英雄主义吗?看看你的右边!队友已经套边插上!空档!巨大的空档!为什么不传?你以为这是中超?这里是国家队!团队!纪律!效率!懂吗?!”

严厉的斥责像一盆冷水当头浇下。周围的队友都停下了动作,目光聚焦过来。我脸上火辣辣的,低着头:“明白了,教练。”

“重来!”扬科维奇毫不留情。

挫折感油然而生。在中超,我的突破和创造是球队的重要武器,有时一些“独”的选择会被容忍。但在国家队,在扬科维奇眼中,任何脱离团队战术的个人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。我必须快速适应这种转变,学会在更高的战术纪律下发挥自己的特点。

更大的挑战来自心理层面。站在武磊、张玉宁这些成名已久的锋线大哥身边,看着他们举重若轻的处理球,听着他们在场上沉稳的指挥调度,一种无形的压力始终萦绕。我能跟上他们的节奏吗?我能达到他们的高度吗?我配得上和他们一起战斗吗?

夜晚,躺在国家队宿舍的床上,基地的夜晚格外安静。我翻看着手机,林薇发来一张图片,是她画的简笔画:一个穿着超大号国家队队服的小人,头上顶着个歪歪扭扭的皇冠,旁边写着“加油!玉皇大帝也要从基层做起!” 后面还跟了个傻笑的黄豆表情。

看着那幼稚却充满温暖的画,我忍不住笑出声,紧绷的神经也稍稍放松。是啊,玉皇大帝也得从基层做起。国家队,就是最顶级的“基层”。收起那些无谓的杂念,脚踏实地,先在这片训练场上,赢得队友的信任和教练的认可!

(十二)

国家队的集训强度,像一块巨大的磨刀石,每一天都在打磨着我的技术和意志。扬科维奇的要求近乎吹毛求疵。传球的力度、跑位的时机、防守回追的到位率……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锤炼。对抗赛的对手是精心挑选的U23国奥队,他们年轻、能跑、拼抢凶狠,模拟着亚洲级别的高强度逼抢。

最初的不适应和拘谨,在日复一日的汗水和磨合中慢慢褪去。我开始敢于在训练中主动要球,尝试与武磊、张玉宁这些老大哥寻求配合。一次漂亮的撞墙二过一后,武磊甚至主动跑过来跟我击了下掌:“传得不错,小王!” 这简单的肯定,让我心头一热。

扬科维奇虽然严厉,但并非不近人情。他会在训练后单独留下我,用战术板讲解我的跑位选择和传切时机。“王,你的速度和突破是武器,”他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,“但武器要用在正确的地方。像刺客,一击致命,而不是莽夫,浪费体力。” 他指点我观察对方后卫的站位习惯,利用无球跑动拉扯空间,在对手最意想不到的肋部区域制造杀机。

集训的最后一天,是一场高强度的队内对抗赛。我代表替补阵容一方。比赛踢得异常激烈,双方都拼尽全力。临近结束,比分胶着。一次快速反击机会,球分到左边路的我脚下。面前是国家队主力右后卫张琳芃!经验丰富,身体强壮。

没有时间犹豫!我接球的瞬间,左脚将球往底线方向一拨,身体同时启动!强突!用速度生吃!张琳芃反应极快,迅速转身卡位,用强壮的身体挤压我的空间!对抗!剧烈的身体碰撞!我咬着牙,死死护住球,右脚外脚背突然将球往回一扣!急停变向!

张琳芃的重心被晃开了一丝!就是这一瞬间的空隙!我左脚脚弓迅速将球横敲中路!没有看人,完全是凭感觉和对队友跑位的预判!

球到人到!中路插上的,正是老大哥武磊!他迎球不作调整,右脚外脚背轻轻一弹!球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,绕过门将,飞入网窝!绝杀!

“好球!”场边响起一片喝彩!

武磊笑着跑过来,用力揉了揉我的头发:“传得漂亮!时机刚刚好!”张琳芃也走过来,拍了拍我的肩膀,虽然没说话,但眼神里带着认可。场边的扬科维奇,也难得地点了点头,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。

小主,

这一刻,所有的汗水、压力、自我怀疑,都化为了值得。我知道,我还没有完全赢得国家队的首发位置,但我赢得了在这个团队立足的资格,赢得了队友初步的信任。更重要的是,我触摸到了那个更高舞台的门槛。

集训结束,回到俱乐部。中超联赛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。每一场比赛都关乎亚冠资格甚至联赛冠军的归属。我的状态在国字号集训的淬炼后,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。处理球更加简洁合理,跑位更加聪明,与队友的配合也愈发默契。连续几轮比赛,或进球或助攻,成为球队前场最稳定的爆点之一。

“玉皇大帝”的称号,在浙江球迷心中,已从戏谑变成了真正的信仰。看台上巨大的TIFO,我的头像旁,“大帝”二字金光闪耀。

赛季收官战,主场对阵老牌劲旅山东泰山。比赛本身已无关排名大局,但黄龙体育场依旧座无虚席。这是一场献给球迷的谢幕演出,也是一场属于“玉皇大帝”的加冕仪式。比赛中,我梅开二度,帮助球队3:1锁定胜局。

终场哨响,全场球迷齐声高呼:“王钰栋!MVP!王钰栋!MVP!” 声浪经久不息。俱乐部工作人员捧着一个特制的奖杯——并非官方奖项,而是球迷投票选出的赛季队内最佳球员——走到场地中央。

聚光灯打在我身上。我接过那座沉甸甸的、象征着球迷最高认可的奖杯。环顾四周,是蓝色的海洋,是无数张激动而狂热的脸庞。程进、弗兰克、乔迪、队医、理疗师……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眼前闪过。父亲的身影在看台某个角落,用力地向我挥手。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林薇的信息:“恭喜我的MVP!玉皇大帝实至名归!(皇冠表情)”

百感交集。从赛季初的惊艳,到失误后的全网嘲讽和“电子厂”梗,从替补席的煎熬、德比战的救赎、工体的搏杀、伤病的困扰,到复出后的世界波,再到国家队的初体验……这一年的酸甜苦辣,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。

我举起奖杯,对着麦克风,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哽咽,却无比清晰:

“谢谢!谢谢所有人!这个赛季,像坐过山车。骂我的,谢了,是你们让我知道,电子厂的门朝哪开!支持我的,更谢了,是你们让我有勇气一次次爬起来!这奖杯,属于每一个浙江球迷!属于每一个相信我的人!”

我顿了顿,目光投向远方,仿佛穿透了黄龙的穹顶,望向那片更广阔的天空。

“赛季结束了。但我的路,才刚刚开始。俱乐部,是我的根!国家队,是我的梦!” 声音陡然拔高,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锐气和决心,

“穿上国家队的战袍,为中国而战——这才是我王钰栋,终极的目标!”

“玉皇大帝?”我嘴角勾起一抹自信而张扬的笑意,对着全场,也对着自己的内心,一字一句,掷地有声:

“我的凌霄殿——在世界杯!”

(全文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