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人们噤若寒蝉,但眼神中仍带着不情愿。
就在这时,坐在下首的林逸忽然开口:“王会长,听说贵商行上月刚从德国进口了一批新式纺织机?”
王会长一愣:“少帅消息灵通。确实如此,但这与军饷有何关系?”
林逸不答反问:“各位可知为何洋货能冲击国货?”
不等众人回答,他站起身道:“不是因为洋货更好,而是因为他们的生产效率更高,成本更低。若我们也能提高生产效率,何惧洋货竞争?”
商会代表们面面相觑,不明白这纨绔少帅怎么突然谈起实业来。
林逸走到厅中:“我这里有一份改进纺织机的图纸,可将生产效率提高三成。若各位有兴趣,我们可以合作。”
说着,他让副官展开一幅图纸。这是林逸凭借后世知识绘制的自动纺纱机草图,虽然简陋,但原理先进。
在场的都是行家,一看便知这图纸的价值。王会长眼睛发亮:“少帅,这图纸从何而来?”
“这就不劳王会长费心了。”林逸淡淡一笑,“我可以提供技术支持,条件是各位必须按时足额缴纳军饷,并且利润的两成用于设立实业发展基金。”
商人们交头接耳,显然心动了。若真能提高生产效率,多缴些军饷也不亏。
林宗棠惊讶地看着儿子。这小子什么时候懂这些了?
最终,商会代表们接受了林逸的条件。会议结束后,林宗棠把儿子叫到书房。
“逸儿,今日表现不错。不过这些实业之事,你从何处学来?”
林逸早有准备:“父亲,孩儿前些时日卧病,看了不少西洋书籍,颇有启发。如今乱世,光有枪杆子不够,还得有钱袋子、药袋子。”
林宗棠欣慰地点头:“我儿长大了。既然如此,城南的兵工厂就交给你打理,正好最近效率低下,你去看看到底什么问题。”
林逸心中暗喜。兵工厂正是他计划中的重要一环。
三日后,林逸带着副官陈明来到金陵兵工厂。这是东南最大的兵械生产基地,但管理混乱,生产效率低下。
“少帅,这就是生产步枪的车间。”厂长陪着笑脸介绍。
林逸皱眉。车间里工人懒散,物料堆放混乱,生产工艺更是落后。这样的产能,如何应对未来的战争?
“从明天起,兵工厂实行新规。”林逸沉声道,“我会引入流水线生产模式,实行计件工资,多劳多得。”
厂长面露难色:“少帅,这......工人们恐怕不习惯。”
“不习惯可以走人。”林逸语气坚决,“我要的是能造出精良武器的兵工厂,不是养老院。”
接下来的一个月,林逸吃住在兵工厂,亲自督导改革。他引入后世的管理方法,改进生产工艺,工人的积极性大大提高。
月底结算时,兵工厂的产量竟然提高了五成,产品质量也显着提升。
消息传出,东南各界对这位少帅刮目相看。连一向看不起军阀的进步知识分子,也开始关注这个不一样的少帅。
这日,林逸正在兵工厂测试新改进的步枪,陈明来报:“少帅,宋会长来访,说是想谈合作事宜。”
林逸嘴角微扬。鱼儿上钩了。
会客室内,宋梓安开门见山:“少帅,听说兵工厂在您手上焕然一新。宋某有意投资扩建,不知少帅意下如何?”
林逸抿了口茶:“宋会长好意心领。不过兵工厂是军事重地,民间资本恐怕不便介入。”
宋梓安早有准备:“若是合作制药呢?我听说少帅对医药也颇有研究。”
林逸心中一动,知道正题来了。
“不瞒宋会长,我确实对制药有些心得。”林逸从抽屉取出一份文件,“这是盘尼西林的生产工艺,宋会长应该知道它的价值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宋梓安接过文件,越看越震惊。作为医药行业的翘楚,他自然知道盘尼西林的巨大价值。但这项技术被欧美药企严格保密,林家少帅从何得来?
“少帅,这工艺可靠吗?”
“可靠与否,一试便知。”林逸自信满满,“我可以提供技术,宋家出资建厂,利润三七分成,宋家占七。”
这个条件相当优厚,宋梓安不禁心动。但他老谋深算,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。
“少帅有何其他条件?”
林逸正色道:“只有一个条件——生产的药品,必须优先供应林家军,并且价格要公道。”
宋梓安沉吟片刻,忽然笑道:“少帅果然与众不同。好,这个合作我答应了。”
送走宋梓安,林逸站在窗前,看着烟囱林立的厂区。有了宋家的资金和技术,再加上自己的超前知识,何愁大事不成?
然而他也清楚,这只是第一步。东南七省之外,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。
“报告!”陈明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,“大帅请您回去,说有要事相商。”
林逸心中一凛。这个时候突然召见,恐怕不是好事。
回到大帅府,林宗棠面色凝重地递给他一封电报:
“直奉战争爆发,曹锟邀请我出兵助战。逸儿,你以为如何?”
林逸心中巨震。历史上这场战争是军阀混战的重要节点,也是林家走向衰落的开始。
“父亲,此事需要慎重。”林逸沉声道,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。我们不如坐山观虎斗,趁机壮大自己。”
林宗棠惊讶地看着儿子。往日好战的儿子,如今竟有这般见识?
“可是曹锟许诺,事成后让出江苏地盘。”
“空头支票罢了。”林逸冷笑,“父亲,真正的威胁不在北方,而在东瀛。”
他走到地图前,指向东北方向:“据我所知,日本关东军正在蠢蠢欲动。不出十年,必有大动作。我们若此时消耗实力,将来如何应对?”
林宗棠陷入沉思。儿子的话虽然惊人,却不无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