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郑则带着新守护者,将事先准备好的
“驱邪渔网”撒向海面,渔网沾上海水后,竟泛起淡金色的光,将残余的海蚀魂牢牢困住,最终化作一缕缕黑气消散在涛声中。
海面渐渐平静,老郑收起渔网,笑着说:
“守护这片海,和我们船工驾船一个理,得懂它的脾气,顺着它的性子来,硬拼是没用的。”
他将探海杆递给新守护者:
“这杆你们拿着,以后要是再出怪事,用它探一探,就知道海底的情况了。”
灵汐将这次的经历补充进《两界守护录》,在书页上画了渔船、探海杆与定海神针碎片的图案,旁边写着:
“夏夜听涛识海忧,船工授技定澜流。守护从非仅靠强力,顺应自然的智慧、世代相传的技艺,亦是护佑一方的基石。”
返程时,东方泛起鱼肚白,涛声变得温和,海面上的霞光映着渔船的影子,格外宁静。
我看着手中的探海杆,突然明白,守护海洋的力量,从来都藏在船工们世代积累的经验里——是老郑手中的船舵,是探海杆上的光纹,是这些与大海共生的智慧,共同守护着这片海域的安宁。
而《两界守护录》的故事,也会在这些与自然的对话中,继续书写新的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