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 霜染秋意与传承之诺

书墨则抱着个药箱,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些晒干的草药:“我想跟着逸尘先生学医术,将来也能救死扶伤。”

林萱看着他们眼中的光,像极了当年初握玉佩的自己。她把父亲留下的那本《灵暗纪》递给书砚:“这书你先看着,有不懂的就问你宇轩大哥,他对五灵阵法最熟。”又从药柜里取出一本医书给书墨,“这是你逸尘先生的笔记,比医书更有用。”

傍晚的霞光漫过书房的窗棂,书砚在临摹五灵符文,书墨在辨认草药,林逸尘在旁指点,林宇轩则在修补书桌上的裂缝,阿风端来烤好的栗子,林萱坐在桃树下,翻看着李御史送来的西域画册。

画册里,沙漠中的胡杨挺拔如剑,绿洲里的葡萄藤缠绕成荫,商队的驼铃在画纸上仿佛都能发出声响。林萱想起父亲日记里的话:“天下之大,本无东西之分,守护的,从来都是生生不息的人间。”

秋风卷起几片桃叶,落在画册上。林萱合上画册,望向院中忙碌的身影——书砚的笔尖凝聚起微弱的灵力,书墨认出了最难辨的“青鳞草”,林逸尘在教他们辨认玄冰髓的粉末,林宇轩把刻好的五灵木牌挂在他们腰间,阿风则在演示如何用冰箭驱赶野兽。

她知道,这便是最好的传承。五灵物的光芒或许会消散,但守护的信念,会像这江南的稻穗,一季又一季,在新生的血脉里,结出沉甸甸的希望。

暮色渐浓,书房的灯亮了起来,光晕透过窗纸,在地上投下晃动的人影,像一幅流动的画。远处的稻田里,传来晚归农夫的歌声,混着医馆的药香、木工坊的木屑味、烤栗子的甜香,在秋夜里酿成一碗醇厚的酒,敬这太平岁月,敬这生生不息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第一场雪落时,江南的屋檐都覆上了一层薄白。林家老宅的堂屋里生着炭炉,火光跳跃着,映得墙上的《五灵守护图》暖融融的。书砚正趴在案上抄写《灵暗纪》,笔尖划过宣纸,留下工整的字迹,书墨则在一旁用小秤称着药材,嘴里念念有词地记着药名。

“这味‘雪莲子’,需用极北的冰泉泡发才有效。”林逸尘握着他的手调整秤星,窗外的雪粒子打在玻璃上,发出细碎的声响,“就像做人,得经些寒彻骨的磨砺,才能显出本色。”

书墨似懂非懂地点头,指着炭炉边煨着的陶罐:“先生,那罐药该好了吧?是给东村张奶奶治咳喘的。”

“差不多了。”林逸尘揭开罐盖,一股药香混着蜜枣的甜气漫开来,“加了灵心果的果肉,能让药味温和些,老人家喝着不苦。”

林萱端着刚煮好的姜茶走进来,分给众人:“阿风去山里看雪了,说要给我们带些新鲜的冬笋回来。”她把姜茶递给书砚,见他抄到“五灵聚,乾坤定”那句,忍不住多瞧了两眼,“这句得好好琢磨,当年我们就是靠着五灵共鸣,才守住了炎山的封印。”

书砚放下笔,眼睛发亮:“姑娘,您再讲讲炎山的事吧?上次讲到赤火晶化作火龙,后面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