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母见王熙凤圆了过去,心里的石头落了地,脸色缓和下来,顺着话头笑道:“可不是嘛!我也忘了这茬,倒是让老亲家见笑了。既然这儿在修整,咱们就往别处去,园子里好景致多着呢!”
这话一出口,众人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,气氛又活络起来。宝钗连忙笑着附和:“老太太说得是,前面的藕香榭这会儿定是荷香正好,咱们去那边赏景。
湘云也跟着凑趣:“我还听说藕香榭的菱角熟了,正好能尝尝鲜!”
宝玉松了口气,连忙上前引路:“对对对,藕香榭的景致最好,我带大伙过去!”
说着,就率先往前走去,像是巴不得赶紧离开这尴尬的地方。
王熙凤悄悄给鸳鸯递了个眼色,鸳鸯会意,连忙扶着贾母跟上:“老太太慢些走,地上刚过了露水,滑得很。”
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地往前去,刚才的尴尬仿佛从未发生过。
刘姥姥被王熙凤拉着走在中间,心里暗暗嘀咕:这新认义女可真会说话,三言两语就把事儿圆过去了,比咱乡下说书的还会编!不过这怡红院的样子,哪像修整?倒像是被人砸了似的,这园子里的事儿,可真不简单。
刘姥姥心里这么想,嘴上却依旧乐呵呵地跟着众人说笑,时不时插几句乡下趣事,引得贾母又是一阵大笑,刚才的不快早已烟消云散。
一行人离开怡红院,顺着石子路往稻香村去。刚拐过一道弯,入目便是一片稻田,风一吹,带着清甜的稻香扑面而来,比乡下打谷场的气息还让人舒心。
刘姥姥一眼瞅见这稻子,眼睛瞬间亮了,挣脱王熙凤的手就往田埂边凑,伸手摸了摸稻穗,笑得合不拢嘴。
“哎哟!这稻子长得真好!颗粒瓷实,穗子又大,比咱村东头张大户家的稻子还强三分!过阵子成熟了必定是大丰收!”
贾母被这景致勾得驻足,笑着问道:“老亲家,你们乡下这时候也快收稻子了吧?可有什么新鲜事儿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