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刚蒙蒙亮,刘姥姥就被王熙凤院里的丫鬟轻手轻脚摇醒了。“姥姥醒醒,该梳洗了,老太太那边已经起身了。”
刘姥姥打了个哈欠坐起来,揉着眼睛嘟囔:“这城里的日子比乡下赶早集还紧巴,鸡还没叫透呢就催着起身。”
丫鬟笑着应着,麻利地端来热水,又捧上鸳鸯送来的那身半新青布褙子,帮着她和板儿穿戴整齐。
不多时,婆子来引,刘姥姥揣着颗忐忑又新鲜的心,跟着往荣庆堂去。
到了荣庆堂,贾母刚被琥珀扶着坐定,鸳鸯正给她梳那一头银发。
见刘姥姥进来,贾母隔着铜镜就笑:“老亲家倒早,快坐!等我拾掇利索,咱们就往园子里去,让你瞧瞧这园子的景致,比你们村头的老槐树底下热闹多了。”
刘姥姥忙躬身谢座,刚坐下,就见蒹葭和黛玉领着晴雯和小刀子进来了,昨儿王熙凤特意遣人去听竹轩递了话,让姐妹俩早些来,也好照看她几分。
没一会儿,宝钗和湘云也到了。
如今湘云住潇湘馆,宝钗住秋爽斋,两人刚进门,目光扫过蒹葭,脚步都顿了顿,悄悄往贾母身边凑了凑。
刘姥姥看在眼里,心里暗笑:这姑娘身上的气场,比咱乡下村口的石狮子还镇人,难怪旁人都躲着。
等贾母收拾妥当,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大观园去。
刚进园门,沁芳溪的凉风就吹了过来,刘姥姥望着溪水里的倒影,忍不住咋舌:“我的娘哎!这水清亮得能照见头发丝儿,比咱村口的老井还透,要是用来淘米,那米都得香三分!”
贾母听得直笑:“老亲家这话实在,比那些酸文假醋的好听多了。”
顺着溪水往前走,头一站便是湘云住的潇湘馆。
刚到院门口,刘姥姥就被眼前的景致勾住了眼:院外几株湘妃竹亭亭玉立,竹叶带着晨露,风一吹,簌簌作响,像有人在轻声说话。
竹影映在白墙上,疏疏落落,透着股说不出的清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