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熙凤摇头:“说是处置了,可府里老人多,难免有人看在周瑞家的是王夫人陪房的份上,偷偷给她递消息、找台阶。时间一长,那些规矩就成了‘表面文章’,管得住一时,管不住长久。”
林蒹葭听着,拿起一块松子糖放进嘴里,慢慢道:“依我看,不是规矩不管用,是二奶奶没把‘规矩’跟‘好处’绑在一起。”
“就像这次找镖局,你给了镖局足够的银子,又说了‘丢一件就别回来’,他们自然会尽心;可府里的丫鬟婆子,你只说‘要守规矩’,却没说守规矩能得什么好,犯了错又能有多惨,他们自然敢偷懒。”
王熙凤眼睛一亮,凑上前道:“姑娘这话怎么说?”
“很简单。”林蒹葭语气干脆,“比如洒扫的婆子,要是每月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,没半点灰尘,就多给她几文月钱。”
“要是偷懒耍滑,让主子看见院子里有落叶,就扣她一月月钱,再罚她去庄子上干活。赏罚分明,让她们知道‘守规矩有好处,犯规矩没好果子吃’,比你天天盯着她们强。”
她又举例:“再比如伺候我妹妹的丫鬟,要是能记住我妹妹爱喝的茶、爱吃的点心,说话做事贴心,就给她升份例、赏衣料。”
“要是敢背后嚼舌根、偷懒耍滑,就直接赶出府,永不再用。这样一来,谁还敢不把规矩放在眼里?”
王熙凤听得连连点头,心里豁然开朗,她之前管府里的事,总想着“按规矩来”,却没考虑到“人要图好处”,难怪有些规矩执行不下去。
林蒹葭这话,倒是点醒了她:赏罚分明,才能让人心服口服,规矩才能真正立起来。
“姑娘说得太对了!”王熙凤脸上露出真切的佩服,“我之前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?往后管府里的事,我就按姑娘说的来,定让那些偷懒耍滑的人不敢再犯!”
林蒹葭笑了笑:“二奶奶是太急着把事办好,反倒忽略了这些细节。其实管人和管东西一样,都得找对法子,护行李要找靠谱的镖局,管下人要给够赏罚,道理是一样的。”
黛玉坐在一旁,看着姐姐跟王熙凤聊得投机,也笑着道:“姐姐在家里管府里的事,就是这样的,赏罚分明,下人们都很尽心,府里从来没出过乱子。”
王熙凤闻言,对林蒹葭更添了几分佩服,没想到这位看着性子烈的姑娘,不仅会跟人硬刚,还懂这么多管家的道理,倒真是个难得的厉害角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