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章 文华奏对

“竟有此事!”朱翊钧一掌拍在御案上,虽力道不重,但怒气已显,“袭击钦差,毁灭证供,真是胆大包天!爱卿之前奏疏中提及遇袭,朕还以为是寻常匪类,未料竟与钱牧之有关!”

“臣不敢妄言,人证物证俱在,已随钱牧之、周廷璋一并移交三法司。”张惟贤沉声道,“陛下,钱牧之不过一举荐之五品参议,周廷璋亦非顶尖封疆,彼等何来如此胆量,又怎能调动‘夜枭’这等死士?臣思之,恐其背后,另有其人,其位高权重,盘踞中枢,方能如此肆无忌惮!”

他没有直接点名,但话中的指向已经非常明确。

朱翊钧沉默了片刻,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。他年轻的脸庞上闪过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冷厉。“爱卿所言…朕知道了。”他没有继续追问那些“位高权重”者可能是谁,转而问道,“那依爱卿之见,如今该如何处置?”

张惟贤知道皇帝心中已有计较,只是需要臣下来提出具体的方案。他拱手道:“陛下,明面上,赵德明、谢秉坤等首恶罪证确凿,可按律速决,以安人心,亦给天下一个交代。然暗地里,对于可能存在的更高层级之关联,臣恳请陛下,万不可姑息养奸!”

他顿了顿,声音更加凝重:“臣离杭之前,曾获些许模糊线索,或与京师某些商号、乃至…京营、宫闱有所牵连。然此等线索虚无缥缈,牵涉甚广,非臣一人之力所能深查,亦非浙江一地之事。需得…需得陛下圣心独断,遣绝对可靠之干员,秘密查访,方能拨云见日,揪出真正蠹国之大恶!”

他没有拿出密信原件,也没有提及永昌记的具体名字,而是将问题抛回给了皇帝,并强调了需要“绝对可靠之干员”和“秘密查访”。这既表明了他手中确实有料,但暂不便明言,也暗示了对现有司法体系(尤其是被渗透的三法司)的不信任,同时将最终的决定权和后续的调查权交还皇帝,显得既忠诚又懂分寸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朱翊钧深深地看着张惟贤,似乎想从他的眼神中分辨出更多东西。良久,他缓缓开口,声音恢复了平静:“爱卿所思所虑,甚为周详。此案关系国本,朕自有主张。爱卿一路辛苦,先回府好生休养。后续之事,朕会安排。”

“臣,遵旨!谢陛下体恤!”张惟贤知道,这次奏对到此为止。他该说的已经说了,该点的也已经点了,剩下的,就看皇帝如何决断,以及朝堂之上的风云如何变幻了。

他恭敬地行礼,退出了文华殿。

望着张惟贤离去的背影,朱翊钧独自坐在御座上,手指轻轻敲打着光滑的桌面,眼神变幻不定。张惟贤的话,如同在他心中投下了一块巨石。他之前虽有怀疑,但远不如今日听得这般具体、这般触目惊心。

“冯保。”他低声唤道。

一直侍立在殿角阴影中的冯保立刻趋步上前:“老奴在。”

“你都听到了?”朱翊钧语气平淡。

“老奴…不敢妄听圣上与大臣奏对。”冯保连忙跪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