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6章 天气系统的创世之手

图纸更新完成。全息影像悬浮在空中,三座塔的轮廓清晰可见。

“什么时候开始?”赵明问。

“等苏晴确认我的状态。”我说。

她走过来,用仪器扫过我的手臂和颈部。屏幕上跳出血氧、神经传导速度、晶体覆盖率的数据。

“你现在不适合高强度作业。”她说,“抑制液只能维持六小时,之后晶化进程会加速。”

“够了。”我说,“只要在六小时内把塔建起来就行。”

她没再说什么,递给我一支新的注射笔。“每隔两小时打一次,不然你会失去意识。”

我接过,放进衣兜。

赵明回到主机前,开始同步数据流。我站在投影边,最后一次检查设计图。所有参数都稳定,能量路径清晰,没有冗余结构。

就在这时,我注意到一个细节。

刚才新加的备用接口,内部线路走向有点不对。它的信号回路绕过了主控芯片,直接连向外部接收端。这不是为了切断供能,更像是为了……传输数据。

我抬头看向赵明的背影。他正在输入一串校验码,动作很自然。

“赵明。”我叫他。

“嗯?”他回头。

“这个接口的协议版本是多少?”

他顿了一下。“V2.1,标准通用型。”

我盯着他。“我们用的是V3.0。V2.1早就淘汰了。”

他表情没变。“哦,可能是我记错了。我马上改。”

他转回去操作键盘。我站在原地,没动。

图纸可以改,但数据残留不会消失。领域会记录每一次修改的频率特征。只要我愿意查,就能知道这张图什么时候被动过手脚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但现在不是时候。

我闭了下眼,再睁开。苏晴正看着我,眼神里有些东西没说出口。

“准备好了吗?”她问。

“差不多。”我说。

我走到主控台前,把手放在启动区。意识开始下沉,领域通道逐步打开。精神力像水流一样涌出,沿着预设路径流向设计图。

投影中的第一座塔开始发光。

塔基先出现,一圈金属环从地面升起,表面刻着导能纹路。接着是支撑柱,一根根竖立起来,自动对接。塔身逐层上升,每一节都严丝合缝。

我能感觉到体内的消耗。左眼又开始发烫,脖颈处的晶体微微震动。呼吸变得沉重,但还在可控范围。

“第一阶段稳定。”赵明说,“能量输出正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