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道尽头的晶体壁上,那道划痕还在。
我盯着它,呼吸压得很低。老周站在我前面两步远的地方,手电光停在窄道入口。他的背影挡住了部分光线,影子贴在晶体表面,拉得很长。
我们没有说话。苏晴留在桥对面的平台上,靠墙坐着。她太累了,面罩边缘结了霜,呼吸声断断续续。我和老周商量过,他陪我往前探一段,如果十分钟内没信号,就带她原路返回——可现在,回去的桥已经塌了。
我摸了摸内袋里的密封袋。矿石还在,温度比之前高了些。刚才走过桥时,它渗出的蓝光明显变亮,和裂隙那边的脉动频率几乎同步。
不能再拖了。
我绕到老周旁边,低声说:“你守在这里,我去看看前面。”
他没动,也没抬头。“你现在的状态,连图纸都画不稳。”
“那就更得试。”我说,“裂隙再扩大,整个隧道网都会受影响。上面的人撑不了多久。”
他看了我一眼,把消防带往肩上甩了甩。“我去不行?”
“不是体力问题。”我摇头,“只有我能用零域封住开口。你只要帮我争取十秒就行。”
他没再拦我。我往前走了五步,地面开始倾斜。窄道两侧的晶体长得更密,像一排排竖立的刀片。空气流动的方向变了,冷风从深处吹出来,带着一股金属味。
走到第六步时,我停了下来。
前方空间突然开阔。一道垂直的裂缝横在岩层中央,宽约一米,边缘不规则,像是被什么东西硬生生撕开的。蓝光从里面透出来,一闪一停,节奏很稳。
就是这里。
我靠在右侧晶体柱上,从终端调出“空间锚定环”的设计图。这是早年为地震区建筑做的稳定结构,原理是通过多个受力点形成闭环,压缩不稳定区域。现在要把它改造成封印装置,必须手动调整节点位置。
精神力压进去的瞬间,脑袋像被针扎了一下。
图纸加载到一半,出现延迟。零域的反馈变得迟钝,构建速度比平时慢了三倍不止。我咬牙继续输入参数,右手在空中划出坐标点。第一个支撑架刚成型,就歪斜着崩解了。
老周在后面喊了一声我的名字。
我没回应,闭上眼,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意识深处。图纸重新展开,这一次跳过预演模式,直接进入实体化阶段。
额头开始发热。
血从鼻腔里流出来,滴在战术裤的膝盖位置。我抬手擦掉,继续推进。锚定环的前三个节点终于固定在裂隙周围,发出微弱的蓝光。第四个节点卡住了,能量场干扰太强,零域无法锁定位置。
裂隙的光突然加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