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不是控制。”我说,“是修复。你们的身体正在被外部信号影响,基因表达速度加快,神经系统被迫同步。这不是进化,是失衡。”
我切换画面,展示碱基重组速率的变化图。“我们做的,是让这些过程回到可控范围。谁愿意进来查,随时可以退出。所有数据公开可查。”
年轻人没再说话,但也没走。
苏晴走到台边,打开权限端口。“现在就能看记录。每个人的信息单独加密,只有本人能调取。”
她当众演示了一遍查询流程。有个中年女人犹豫了一下,举手说要检查。
检测结果出来,她的端粒酶活性偏高,但还没到危险程度。苏晴当场制定了一份观察计划,建议三天后复查。
女人松了口气,“那……我先看看。”
陆续又有几个人登记。
当天下午,筛查组扩大到十二人。轻症患者全部纳入干预流程,数据持续上传至加密档案。我在指挥舱旁的调度台上更新进度条,绿色区块一点点延伸。
晚上八点,问题来了。
苏晴急步走进医疗帐篷,手里捏着一份紧急报告。“两个孩子,基因波动异常。常规调节没用,碱基重组速度反而在上升。”
我立刻起身。
两个小孩睡在床上,脸色发白,指尖微微颤抖。监测仪显示他们的细胞分裂速率提升了三倍以上,远超之前任何案例。
“不是外界信号。”苏晴低声说,“像是体内有什么被重新激活了。”
我明白了。
蓝色种子最初植入时,曾在我体内留下残余能量轨迹。这些孩子可能也有类似残留,现在被复合板的频率唤醒。
不能再等。
我盘坐在床边,双手悬空,启动零域深层感知。精神力缓缓下沉,穿过组织层,直达细胞内部。视野里,无数微光闪烁,那是DNA链在高频震动。其中一段序列特别明亮,正是与符文结构一致的插入片段。
它在驱动端粒酶过量表达。
我调动全部可用能量,在患儿周围构建双层引导场。外层阻断外部干扰,内层直接作用于细胞核,施加定向抑制力。这相当于同时操控上千个微观节点,每一个偏差都会导致崩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