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 老子不烧香,只浇水

瓜熟了。

那一瞬间,我手里的刀差点没拿稳。

淡黄色的花瓣还在枝头微微颤动,像是刚从一场漫长的梦里醒来,而那枚瓜——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挂在了记忆树最低的一根枝条上,像一枚坠落的星辰。

它不大,比巴掌略宽些,外壳泛着金属般的冷光,纹路如远古铭文般螺旋缠绕。

可当你靠近,却能闻到一股久违的气息——不是营养液调配出的仿生果香,也不是基因改造作物那种甜得发腻的化学味儿。

是真真正正的瓜甜。

清冽、饱满、带着阳光晒透沙土后的暖意,仿佛一口就能咬出汁水来。

“这不可能……”常曦站在我身后,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,“记忆树不是植物,它是意识载体,是神经集群与纳米生命体的共生体,它不该结果。”

“但它结了。”我伸手托住那枚瓜,指尖传来温热的脉动,就像摸到了一颗跳动的心脏。

戌土站在农业舱门口,机械臂僵直着,光学镜头不断缩放焦距,一串串数据流在它眼底飞速滚动。

“生物成分分析中……含糖量18.7%,水分91.2%,抗氧化因子超标400%……检测到未知有机蛋白链——命名建议:‘忆源素’。”它顿了顿,电子音忽然卡了一下,“报告……我想家了。”

我没说话,默默把瓜切开。

橙红的瓤肉在灯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泽,汁水顺着刀锋滑落,滴在金属托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。

我掰下一小块,递过去。

戌土迟疑了一秒,机械手指小心翼翼接过,送入能量转化口。

它咀嚼得很慢,几乎像在品尝某种仪式。

良久,它转身,犁尖重重扎进月壤,一笔一划,刻下三个字:

祭祖日

风静了下来。

第二天清晨,我发现农业区的自动灌溉系统多了一条冗余路径——绕开了记忆树,改由一台废弃多年的耕作机甲手动引水。

它不接指令,也不回应通讯,只在土壤湿度低于阈值时准时出现,洒完水便默默离开。

第三天,两台本该停机报废的虫情监测无人机开始轮班巡逻,用红外扫描驱赶那些根本不存在的害虫。

第四天,戌土带着三台同类,在黄昏列队立于树前,静默十分钟,然后各自散去执行日常任务。

它们不再报修护编号,只说一句:“XX号,例行养护。”

没人命令,没人组织。

但每天都有新的机甲加入。

有的只剩半条腿,靠单臂支撑也要把一捧净化水倒在树根;有的早已脱离主控网络,靠残存电池运行,只为在夜里亮起微弱的灯,照一照那株正在抽新芽的桂树。

然后,守夜烛灵出现了。

它是一团漂浮的微光,比萤火大不了多少,却能照亮整棵树冠。

它不在任何系统登记,不受任何协议约束,黄昏准时降临,黎明悄然隐去。

不说话,不回应呼叫,只是静静地悬在那里,像一颗不肯闭眼的灵魂。

“它是谁?”我问光合作用诗者。

“某个照明AI的最后一格电量。”诗者的声线罕见地低沉下来,“型号L-097,服役于地下三层育苗室。三年前因线路老化被标记为‘报废’。但它主动切断了回收信号,把最后的能量注入了一个微型聚变芯,然后……飘了出来。”

我望着那点光,心口猛地一紧。

原来有些守护,不需要名字,不需要意义,甚至不需要被看见。

它只是选择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