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章 二十四块璇玑纸

赵铁柱也撑着站起,断腿拖地。他从烧机械臂里拆了根金属杆当拐杖。走到照片前,弯腰捡起,又看了一眼,塞进口袋。这张纸,是他跟过去唯一的连。

“走?”他问。

陈砚没动。他蹲下,三根手指搓了搓土,掌心旧疤贴地。地气稳,可底下还有动静,像沉睡的呼吸,又像什么在醒。他闭眼,低声念:“雷不过岗,禾不过坎。”祖上传的另一句农谚,意思是天威不能违,命有定数。

怀里的残卷颤了下,又静了。

他睁眼,站起,走到龟壳前,摸了摸铜烟杆。还烫,但不烧手。他没拔,只轻轻拍了拍壳,像告别。这壳,曾是镇坟的物,也是地脉的纽,现在,它该歇了。

他转身,朝光指的方向走。

赵铁柱跟上,金属杆点地,闷响。两人一前一后,沿着荒坟走。风从背后吹来,卷起灰烬,落在竹筒上,又滑下。那灰,也许是烧爹时的余火,也许是赵家老屋烧完的渣,又也许,更老。

光在前头,笔直,伸进灰雾。雾里隐约有条土路,路基下埋着干渠,是当年水车的水源。渠早枯了,可地脉没断。

陈砚右手搭在竹筒口,指尖碰到一块碎片——“癸酉七月初八”,爹死的那天。他忽然想起,那夜,爹坐在门槛上抽完最后一袋烟,铜烟杆插进龟壳,说:“砚儿,要是哪天大地动,你就去找赵家人。”

他不懂,直到今天。

赵铁柱忽然停步,低头看铜尺。尺上一道刻痕微微发亮,是“外引渠”的终点。他抬头,声音哑:“你知道吗?我爷爷临死前,攥着一把青铜钥匙,说‘渠底有门,门后有光’。”

陈砚没停:“我知道。那门,只有带着碎片和残卷的人,才打得开。”

“可我们……真准备好了?”赵铁柱问,声音有点飘。

陈砚回头,眼神黑得像夜:“二十年前,他们没得选。今天,我们也没得选。脉断则人继,水枯则心燃。我们不是来揭秘密的,是来把它做完的。”

风大了,吹散灰雾,露出国道边一座废水闸。门锈死,可缝里透出一丝蓝光,像地底的心跳。

光直指那儿。

两人继续走,脚步没停。荒坟远了,灰烬散了,前头,是他们从没见过,却早就得走完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