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-研学

拾穗儿 万宏 2937 字 7天前

她买不起昂贵的专业课教材,陈阳就把自己的书"借"给她用,说反正他习惯用电子版......

这些点点滴滴的善意,如同涓涓细流,汇聚成河,早已在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,悄然流淌了四年。

"喝点豆浆。"

陈阳的声音将她从绵长的回忆拉回到飞驰的大巴车上。

他递过来一杯还温热的豆浆,"看你早上走得急,肯定又没吃早饭。这样对胃不好。"

拾穗儿接过豆浆,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了他递杯子的手指,温热的触感让她像被细微的电流击中般,迅速缩回了手。

她低垂着头,小声嗫嚅了一句"谢谢",声音轻得像蚊蚋。

然后小口小口地喝着豆浆,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,一直暖到了心里,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弯起一个浅浅的、甜蜜的弧度。

黄昏时分,大巴车终于抵达了目的地——草原深处的一处研学基地。

车门一开,一股混合着青草、泥土和远处牛羊气息的风便扑面而来,带着原始而蓬勃的生命力。

远处的蒙古包像珍珠般散落在碧绿的绒毯上,几位穿着色彩鲜艳民族服饰的当地牧民,笑容淳朴地站在营地门口迎接。

陈阳作为组长,率先下车与基地负责人对接。

回来时,他二话没说就扛起了组里最沉重的土壤采样箱,又自然地接过拾穗儿手中的便携式观测仪器:"这些重的我来,你负责记录数据和样本初筛,这个工作更重要。"

说着,他竟抬手摘下了自己头上那顶宽檐的遮阳帽,不由分说地扣在了拾穗儿的头上。

帽檐很大,瞬间遮住了她大半张脸,只露出一个微微抿紧的、带着倔强和感动的嘴角。

帽子里还残留着他头发的温度和淡淡洗发水的清香。

"草原紫外线比城里强多了,你皮肤薄,容易晒伤。"

陈阳说着,转身就扛起器材朝分配给他们的营地区域走去,"我皮厚,晒惯了,没关系。"

拾穗儿站在原地,看着他被沉重设备压得微微前倾的背影,后脑勺细碎的发丝已经被汗水濡湿,在夕阳下闪着光。

她又抬手摸了摸头上这顶带着他体温的遮阳帽,鼻尖猛地一酸——她心里再清楚不过,陈阳所谓的"皮厚"根本就是骗人的谎话。

就在上学期,他为了帮一位生病的同学补课,连续熬夜好几晚,结果自己得了重感冒,咳嗽了半个月才好。

他总是这样,默默地把轻松和便利留给别人,尤其是留给她,而将所有的辛苦和劳累都揽在自己身上。

这份不动声色的体贴,像草原上最柔和的晚风,轻轻包裹着她,让她想哭,又让她感到无比安心。

夜晚的草原气温骤降,拾穗儿在帐篷里整理标本时,忍不住打了个寒噤。

帐篷的拉链被人从外面轻轻拉开一条缝隙,陈阳探进头来,手里抱着一个厚厚的睡袋:"我就猜你的睡袋可能不够厚。草原晚上冷得很,这个羽绒睡袋你拿去用,是我妈硬塞给我的,特别保暖。"

他把睡袋放在拾穗儿身边,又蹲下身,仔细检查了一下她帐篷四角的防风绳是否牢固地钉在了地里,还动手帮她重新紧了紧。

"夜里风大,绳子一定要拴紧实了,不然帐篷晃得睡不好。"

他一边忙碌一边叮嘱,侧脸在帐篷外透进来的朦胧月光下,显得轮廓格外清晰柔和。

拾穗儿看着他为自己忙前忙后、考虑周详的样子,积攒了一整天的感动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愫在胸口翻涌。

她忽然鼓起勇气,声音带着微微的颤抖,轻声说:"陈阳……你……你为什么总是对我这么好?我……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。"

陈阳闻言抬起头,他的眼睛在帐篷幽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明亮,里面清晰地映着拾穗儿有些无措的身影,也映着帐篷外那片璀璨的星河。

他看着她,嘴角扬起一个无比温柔的弧度,声音轻得像梦呓:"傻瓜,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。能跟你分在一组,是我特意去跟辅导员争取来的。"

拾穗儿愣住了。陈阳似乎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,耳根微微泛红,急忙起身:"早点休息,明早还要采集晨露时分的土壤样本。我就在隔壁帐篷,有事随时叫我。"

说完,几乎是落荒而逃。

拾穗儿抱着那个蓬松柔软的羽绒睡袋,将脸轻轻埋进去,一股阳光晒过后的清新味道混合着一种独属于陈阳的、干净清爽的气息扑面而来。

这种味道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和踏实,仿佛所有的寒冷和不安都被隔绝在了这小小的帐篷之外。

第二天,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,陈阳就轻手轻脚地敲响了拾穗儿的帐篷帘。

两人踩着露水走向观测点,陈阳自然地伸手拉她爬上一个长满青草的小坡。

掌心相触的瞬间,拾穗儿清晰地感受到他掌心的薄茧和温热的体温,自己的心跳快得像是要挣脱胸腔的束缚。

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无垠的草原,将每一根草叶都镀上金边时,陈阳正耐心地教她调试便携式土壤成分分析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