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道倡而不悖,臣道和而不侵,此天地之序也。’
今君父遭边患之困,臣子当以‘顺坤道、助乾阳’为要,怎可借灾异之机谋‘除奸’之事?
此非忠君,实乃‘阴侵阳、臣逾君’,悖逆卦气之兆!”
这话引的是孟氏易学派核心的 “卦气君臣观”,殿内众人皆是通晓经学之辈,闻言皆神色一动。
袁绍脸色再变,也知道不争辩不行了。
毕竟对方拿他的袁氏的家学,来训斥他,这就是拿着你的刀,戳你的肺管子。
而且说到论经,大家都是儒士,自然不好明着谈地位压人了。
“何军侯强解易理!
孟氏易亦言‘除阴邪以扶阳刚’,宦官乃阴邪之属,除之正合‘扶乾阳’之道,何来‘臣逾君’之说?”
袁绍反驳道,殊不知这样反而掉入对方的陷阱。
“中郎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!”
何方上前一步,声音愈发沉稳,“孟喜先生注《坤卦》曰:‘坤为臣,虽有顺道,亦需应时合宜。
当阳有难,阴当助阳解厄;若阳未乱而阴先动,犹冬未寒而雷先鸣,非时之兆,必生灾异。’
今乌桓犯边,冀州涂炭,乃‘乾阳受困、卦气失序’之兆,臣子当急君之所急,先解边患以调阴阳;
若此时弃边患不顾,反借乱逼宫,犹‘坤阴乘乾阳之危而侵之’。
正如孟氏易所言‘臣不遵时宜,必致上下交悖,天下大乱’!”
怼得袁绍哑口无言。
他一向觉得兄长袁基天天看孟氏易没用,没想到......
刘虞抚着胡须,眼中露出惊叹与赞许。
盖勋则是神色震动,满脸羞愧之色的上前一步道:“何军侯说得对!
陛下虽为宦官所惑,却非昏聩之君,我等可陈情劝谏,却不可借势逼迫。
边患当前,援冀平叛才是头等大事!”
袁绍脸色青一阵白一阵,见众人目光皆向何方,只能强辩道:“某非不愿援冀,只是粮草不济、政令难通。
那些奸宦只知道蒙蔽国家,中饱私囊。
幽州叛乱一事,月前就有上奏,旬前便有急报,可到现在,居然连大军出动的粮草都无法筹集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这话一说,刘虞和何颙点点头。
袁绍也算稍稍找回一点颜面,随即看向何方,问道:“国难当头,甘陵危在旦夕。
何军侯文武双全,忠君爱国,不知可愿出征?”
“某正有此意!”
何方转身对何进躬身行礼,声音铿锵,“伯父,侄儿麾下一曲,日夜操练,可堪精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