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章 三日之期

靠在冰冷墙壁上的双腿还在微微打颤,并非全然因为寒冷,更多的是劫后余生的虚脱与高度紧张后的肌肉反应。巷口的风呼啸着灌进来,吹在汗湿的额头上,激起一阵寒栗。我死死攥着怀里那个被判定为“废铁”的油布包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。

“老六”消失了,如同融入夜色的鬼魅。但他留下的那句话——“三天后,带真东西,或者确切的消息来。过时不候。”——却像一把无形的枷锁,牢牢套在了我的脖子上,随着每一次呼吸收紧。

三天。只有七十二个小时。

下一次,不再是试探,而是真正的交割。拿不出对方认可的东西,后果不堪设想。那个“老六”眼神里的冰冷和潜藏的杀意,绝非虚张声势。他们这类人,处理掉一个“不识相”或者“无价值”的线人,就像碾死一只蚂蚁。

真东西?真品“青桐”核心元件绝不可能交出。那不仅是“旧林”布局的关键,更是父亲用失踪甚至生命换来的、关乎某种重要技术的物件。交出去,等于自毁长城,也辜负了父亲和“旧林”可能付出的代价。

那么,就只能从“消息”上做文章。

可什么消息,既能显得价值连城,取信于“灰雀”,又不会真正损害国家利益、破坏“旧林”的计划,还能保住我自己的小命?

我慢慢直起身,活动了一下僵硬的四肢,将油布包重新塞回怀里贴身处,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思考,拖着依旧有些发软的腿,走出了这条令人窒息死胡同。

回到四合院时,已是深夜。万籁俱寂,只有守夜巡逻的更夫偶尔敲响的梆子声,在寒冷的空气中飘荡。我像一道影子般溜回自己的小屋,插上门,后背抵住房门,才感觉那狂跳的心脏稍稍平复了一些。

点燃煤油灯,昏黄的光晕驱散了一隅黑暗。我坐在炕沿,看着跳跃的灯焰,脑海里飞速盘算。

“灰雀”最关心什么?无疑是“青桐”核心元件的下落。他们上次在废料场扑空,肯定不甘心。李副处长手里的假货,他们知道吗?如果不知道,这或许可以成为一个筹码。但如果他们已经知道李副处长得手了呢?那我这个消息就等于放空炮,甚至可能引火烧身。

风险太大。

那么,关于“旧林”的消息?更不行。我连“旧林”究竟是谁,属于哪方势力都搞不清楚,贸然泄露,死路一条。

还有什么?父亲何大清的下落?这倒是我极度渴望知道的,但用它来做交易筹码,且不说我根本不知道,就算知道,用父亲的下落来换取暂时的安全,这念头本身就让我感到一阵屈辱和背叛。

不行,必须另寻他路。

我的目光,无意识地扫过桌上那几张关于“技术革新”的宣传材料。忽然,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脑海。

“灰雀”寻求“青桐”,是为了升级他们的通讯设备。这说明他们对先进的无线电技术有着迫切需求。那么,除了“青桐”本身,他们是否也对相关的技术信息、人才,或者……其他可能替代“青桐”的技术路径感兴趣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