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章 另辟蹊径路

我刻意避开了离职、后院等所有敏感词,只问厨艺和普通往事。

杨师傅沉默了片刻,似乎在判断我的意图。过了一会儿,他才慢悠悠地说:“你爸……何大清那会儿,手艺是这个。”他悄悄竖了下大拇指,“尤其是一手谭家菜的底子,厂里接待重要任务,基本都指着他。就是……性子直,容易得罪人。”

“得罪人?”我顺着话头问,心里却提了起来。

“嗯,”杨师傅含混地应了一声,“看不惯的事,爱说道两句。那时候厂里也乱,什么人都有……”他说到这里,忽然停住了,像是意识到说了不该说的,拿起水瓢开始舀水,明显不愿再谈。

我没有再追问,知道适可而止。但从他这简短的几句话里,我捕捉到几个信息:何大清厨艺精湛,性格耿直,当年厂里环境复杂。这“什么人都有”,会不会就包括了与后院相关的某些人?

之后几天,我利用午休或工作间隙,又陆陆续续找了几位厂里的老师傅闲聊,话题都围绕着食堂的变迁、过去的趣闻,偶尔“不经意”地提起我父亲何大清。大多数老师傅都只是泛泛地夸他手艺好,对于更具体的事情,要么讳莫如深,要么真的不了解。

直到我遇到了退休返聘、在仓库看管劳保用品的赵老头。赵老头年纪比杨师傅还大,是个话痨。

听我问起何大清,他浑浊的眼睛亮了一下,打开了话匣子:“何大清啊!那可是个能人!做的菜,没得说!就是命不好……哎,你说他当年要是没走,现在这食堂主任,哪轮得到别人?”

我心中一动,给他递了根烟,帮他点上:“赵师傅,您跟我爸挺熟?”

“算不上多熟,但都在一个厂子里,低头不见抬头见。”赵老头美美地吸了口烟,“他那会儿,跟现在后勤那个……姓李的副处长,关系还行。哦,对了,他跟当时厂里特聘的一个工程师,也走得挺近。”

工程师?我精神一振,这可是个新信息!“特聘的工程师?哪个工程师?”

赵老头眯着眼回忆了一下:“好像……姓谭?对,谭工程师!南方人,说话文绉绉的,据说来头不小,是工业部那边请来指导技术的。何大清因为他口味刁,没少给他开小灶,这一来二去就熟了。后来……好像那谭工程师也没待多久就走了,再后来,你爸他也……”

谭工程师!一个陌生的名字,却似乎与何大清有过不浅的交集。他来头不小,是工业部请来的,而且离开的时间点,似乎与何大清离职前后相差不远!

这难道只是巧合?这个谭工程师,与后院陈赵氏,与王主任追查的“故人”,会不会存在某种关联?

我感觉自己仿佛在黑暗的迷宫中,终于摸到了一根新的、若隐若现的线头。这条线,绕开了后院,连接着何大清在轧钢厂的过去,连接着一个神秘的“谭工程师”。

沿着这条线查下去,或许,真的能另辟蹊径,揭开那重重迷雾的一角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