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位“星路”节点的振奋,与“大净化”真相带来的沉重,如同冰与火在陈远和澹台凤舞心中交织。他们很清楚,停留在原地感慨毫无意义,唯有行动,才能对得起逝者的牺牲与生者的责任。离开雷狱星,前往传说中“观测者”的最终堡垒——“星耀之泉”,成为了当前最紧迫、也是最现实的目标。
然而,希望之门近在咫尺,开启它却绝非易事。在一处相对稳定的能量洼地,两人借助岩壁的掩护,正在紧张地商讨着最后的方案。澹台凤舞的便携式终端投射出淡蓝色的光幕,上面显示着由陈远口述、她负责建模绘制的“星路”节点能量波动预测图谱。那错综复杂的能量曲线峰值,如同险峻的山脉,预示着激活过程中无法掩盖的能量喷发。
“看这里,还有这里,”澹台凤舞用手指点着几个关键的波峰位置,眉头紧锁,“能量逸散等级预计会达到七级以上,峰值甚至可能短暂突破九级。这种规模的波动,就像是在黑暗的宇宙中点燃了一支巨大的火炬,‘铁腕’号和‘求知者’号上的传感器不可能捕捉不到。霍克和卡尔文……他们就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,绝不会放过任何异常。”
陈远沉默地看着光幕,他的感知比仪器更加直观,他能“看到”一旦开始注入能量,那个节点将如何像苏醒的巨兽般,引动周围空间的能量产生海啸般的涟漪。“无法掩盖,”他沉声总结,语气肯定,“我们需要……一个足够响亮的‘噪音’,来掩盖我们开门的声音。”
他的目光变得幽深,仿佛穿透了层层岩石和大地,落在了星球背面那个不断扭曲、散发着无尽恶意与悲伤的“深渊脓疮”上。一个极其大胆,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念头,在他脑海中迅速清晰起来。
“我们可以……再次刺激‘脓疮’。”陈远的声音不高,却让澹台凤舞猛地抬起头,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担忧。
“你疯了?!那东西的稳定性……”
“不是引爆它。”陈远打断她,眼神冷静得可怕,那是一种将巨大风险置于精密计算之下的冷静,“是制造一次**可控的、范围性的能量喷发**。就像用一根针,去刺破一个过度充气的气球的某个特定点,让它泄气,而不是让它爆炸。我们需要计算好力度和位置,让这次喷发的能量辐射,足以覆盖大半个星球,将轨道上所有探测器的注意力都牢牢吸引过去。在他们忙于分析‘深渊’异动、调整轨道规避可能的风险时,就是我们激活‘星路’的最佳窗口。”
这无疑是在万丈深渊的边缘行走,稍有不慎,便是玩火自焚,甚至可能提前引爆那个毁灭性的“脓疮”,给整个星球带来灭顶之灾。但正如陈远所说,这似乎是目前唯一能在敌人眼皮底下,悄无声息开启通道的方法。
澹台凤舞凝视着陈远,从他眼中看到了不容置疑的决心和一种奇异的、基于对能量深刻理解的自信。她深吸一口气,压下心中的悸动,作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,她深知在关键时刻,果断比犹豫更有价值。
“风险极高……但,值得一试。”她最终点头,眼神重新变得锐利,“需要我做什么?”
陈远指向终端:“帮我计算……**能量临界点**。我对‘脓疮’的能量结构有直觉性的感知,能找到相对薄弱的节点,但这种‘针刺’的力度、角度、持续时间,需要最精确的模型支持。过犹不及。你的科学思维,能弥补我直觉中可能存在的偏差。我们需要找到那个既能制造足够动静,又绝不会导致全面失控的——**‘安全刺激阈值’**。”
没有多余的废话,两人立刻投入了高度紧张的计算和模拟之中。这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的智慧,在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交融与碰撞。
陈远闭目凝神,将自身能量感知缓缓延伸,如同最精密的探针,小心翼翼地扫描着远方那团庞大而污浊的能量聚合体。他时而眉头紧锁,时而指尖在空中虚划,描述着那些用常规仪器难以捕捉的、能量涡旋内部的细微结构和应力分布。
“这里……有一个旋臂节点,结构很不稳定,像是旧伤疤……对,能量在此处淤积,但外层膜很薄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