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色,渐浓。大王山脚下,醉香楼店前挂起了一对大灯笼。山风微起,灯笼微动烛火摇曳。
醉香楼内,三十多安远镖师酒足饭饱。
“柳姑娘,在你的眼中我就是个唯利是图的奸商。但是你未必真的懂我,今晚我就当着众兄弟的面坦露下心声。”杨易安把杯里的桃花酿一饮而尽,平复下情绪缓缓开口。
“如今外敌铁尤年年侵占我们石禹国。北方有些地方千里荒凉,万里无鸡鸣。农田破坏,家园破碎。我们走这条水路可以带回来些流民。”杨易安眼中泛红。
“杨掌柜,你心肠好,心系百姓。可我们泥菩萨过河,自身难保。有何能力救济别人?”柳明月板起面,毫不客气道。
院子里的一众老兵和苏元帅家将听后不由得动容。
他们不约而同回想起,当年在北方打仗时见到百姓想逃离家乡,但是拖家带口,没有足够的钱粮,走不到南方。
胡子男,心有感触,狠狠将茶一饮而尽,暗想:杨掌柜真是个大义之人。不但平定了一方的匪患,而且仍关心北方的百姓。
其他老兵听后,默默抹眼泪。回想起当年在北方,见到百姓良田荒废,家破人亡,流离失所,背井离乡。
杨易安听后并没有生气,因为每个人的思想觉悟不同,出发点不同。心中暗想:得从利方面说服她。
穿堂风吹来,火苗突然炸响,火苗摇曳,将众人影子拉得老长,烛光映在各人面上,佛暗佛明。
“造一艘500料福船,用最好的樟木物料加造价大约300两白银。可载重三十万斤,约石。当然实际上要可载一百多个,和生活用水,粮食。实际石载货量是有的。”杨易安心中盘算着,口中念念有词。
柳明月听后,愁眉苦脸。
杨易安察言观色,将话向有利的一面引:“造这艘福船,有以下几点好处。其一,走镖。其二,带货自己做买卖。其三,带些无家可归的百姓回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