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兵号” 的引擎彻底熄灭,像一粒被遗忘在宇宙中的微尘,静静悬停在巨型残骸前方 3 公里处。当凯在量子雷达上标注出残骸的完整轮廓时,舰桥内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—— 屏幕上的三维模型显示,这座被星璃临时命名为 “希望方舟” 号的世界舰碎片,仅残存部分就长达 120 公里,宽约 45 公里,高度超过 20 公里,相当于 15 个 “先锋号” 前哨站的体积总和。而 “老兵号” 在它面前,甚至比不上人类指甲盖上的一粒尘埃,这种悬殊的尺寸对比,瞬间带来一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。
一、宏伟与死寂:凝固的宇宙史诗
“希望方舟” 号的主体结构呈不规则的梭形,左侧残存的穹顶结构像被啃噬过的巨型贝壳,层层叠叠的六边形装甲板以螺旋状向上延伸,最终汇聚成一座残破的尖塔。装甲板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暗灰色尘埃,只有在暗星云偶尔闪过的能量光线下,才能隐约看到尘埃下的古老涂装 —— 那是一种深邃的靛蓝色,边缘点缀着银白的纹路,这些纹路沿着装甲板的拼接处蜿蜒,形成类似星系旋臂的图案,虽历经万年侵蚀,仍能看出当年的精美与庄严。
“这些涂装不是普通的颜料!” 凯放大装甲板的局部图像,屏幕上显示出涂装层的微观结构,“里面混合了超细的金属粉末和能量晶体,在特定角度下能反射星光,当年完整时,‘希望方舟’号在星空中肯定像一颗移动的宝石!”
然而,这份宏伟被无处不在的死寂笼罩。没有任何能量信号从残骸内部主动溢出,除了核心舱体发出的 “幽灵信号”,整座残骸像一具被宇宙遗弃的巨型尸骸,静静地漂浮在数据深渊中。装甲板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凹痕,部分区域的装甲完全脱落,露出内部缠绕的能量管线 —— 这些管线原本应该流淌着耀眼的能量,如今却像干瘪的血管,只剩下锈蚀的金属骨架,在黑暗中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毁灭。
莉娜通过 “深渊能量追踪镜” 聚焦穹顶结构的尖塔顶端,那里的破损最为严重,尖塔的上半部分已完全断裂,断口处的金属呈现出不规则的锯齿状,边缘还挂着几截扭曲的能量导管,像垂落的垂死藤蔓。“断口处没有高温融化的痕迹,更像是被某种巨大的力量硬生生撕裂的。”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,“能造成这种损伤的,绝不是普通的星际碰撞或武器攻击,更像是…… 被空间本身的力量撕扯。”
星璃的灵能缓缓延伸向残骸,当灵能触碰到装甲板的瞬间,她的身体突然一颤,额间晶体泛起剧烈的光芒。“我能感觉到…… 当年的能量流动痕迹。” 她的声音带着震撼,“这些装甲板之间的缝隙,原本是能量循环的通道,整座‘希望方舟’号的能量系统像一张巨大的网,能将采集到的宇宙能量传输到每个角落。但现在,所有通道都被深渊能量堵塞了,只剩下核心舱体的‘幽灵信号’,在维持着最后的能量循环。”
二、撕裂的伤口:凝固的毁灭瞬间
“希望方舟” 号中部的巨大裂缝是整座残骸最触目惊心的部分。这条贯穿前后的裂缝宽约 10-15 公里,最深处可达 8 公里,像一道被宇宙巨斧劈开的伤疤,将残骸的内部结构暴露在黑暗中。裂缝边缘的金属呈现出诡异的 “玻璃化” 状态,表面光滑如镜,却又布满细小的裂纹,这是金属在极端高温下被瞬间融化,又在宇宙真空环境中急速冷却形成的特殊形态,只有在恒星爆炸或反物质武器攻击的环境下才可能出现。
“量子雷达检测到裂缝内部存在大量‘能量结晶’!” 凯的声音带着兴奋,屏幕上的扫描图像显示,裂缝两侧的金属壁上,镶嵌着无数淡紫色和纯白色的晶体,这些晶体正是深渊能量与未知纯白能量长期作用的产物,“这些结晶的能量密度极高,一块拳头大小的晶体,就能供‘老兵号’的引擎全速运转一周!”
莱姆通过远程操控的无人机,尝试靠近裂缝拍摄细节。当无人机飞到裂缝边缘时,传回的画面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—— 裂缝内部的空间比想象中更复杂,无数断裂的金属支架像交错的肋骨,在黑暗中延伸;部分残存的舱室悬在支架之间,舱门扭曲变形,透过破损的舷窗,能看到内部散落的设备残骸,甚至还有几具覆盖着尘埃的银色战甲,这些战甲的款式与星璃脑海中 “守护者” 的形象完全一致,只是早已失去生机,静静躺在舱室角落,像沉睡了万年的战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