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策已定,行动便如张网捕雀,悄然展开。
赵雄并未大张旗鼓,而是精心挑选了几名口风严实、机警过人的老牌衙役,让他们换上便服,混杂在茶楼酒肆、码头货栈等人流密集之处,看似无意地散播着一些零碎消息。
消息的核心含糊其辞,却足以撩动有心人的神经:官府在追查陈秀才案时,似有意外发现,与一幅古画和某处“古矿址”有关,不日将派人前往城西北黑云山深处勘查云云。
与此同时,县衙内部却外松内紧。郑龙臂伤未愈,却坚持带队,与数名好手日夜轮班,暗中守护着存放证物的厢房,尤其是那幅《秋山问道图》和玉笔斗。赵雄则坐镇中枢,统筹全局。林小乙和吴文也没有闲着,反复研究那“乌枢”光路投射出的最终地图,试图更精确地定位,并揣摩“墨社”可能的反应。
鱼儿,会咬钩吗?
等待的时光格外煎熬。第一天,风平浪静。第二天,依旧没有任何异动。郑龙有些沉不住气,开始怀疑消息是否未能传出,或者“墨社”已然警觉放弃。
然而,林小乙却有一种直觉,对手绝不会放任可能知晓“乌枢”矿脉具体位置的人存在。他们在等待,等待一个确认的时机,或者一个自以为万无一失的出手机会。
果然,在消息散播出去的第三日深夜,子时刚过,两条黑影如同鬼魅般,利用夜色的掩护,悄无声息地潜到了县衙后院的墙根下。他们的目标明确——正是那间存放证物的厢房!
早已埋伏在暗处的郑龙,嘴角勾起一抹狞笑,打了个手势。霎时间,四周火把骤亮,如同白昼!数名衙役如同神兵天降,将那两个蒙面人团团围住。
“等你家爷爷多时了!”郑龙低吼一声,如同猛虎下山,直扑其中一人。另一名衙役也同时出手。
那两名黑衣人显然也是好手,骤然遇袭,虽惊不乱,立刻背靠背迎战,手中短刃闪烁着寒光。一时间,后院刀光剑影,呼喝之声打破了夜的宁静。
然而,郑龙等人早有准备,以逸待劳,人数又占优势。不过几个照面,一名黑衣人便被郑龙势大力沉的一刀震飞了兵器,被两名衙役死死按在地上。另一人见势不妙,虚晃一招,想要翻墙逃走,却被墙头预伏的弓手一箭射中小腿,惨叫着跌落下来,同样被擒。
整个过程干净利落,未放走一人。
赵雄和林小乙闻讯赶到时,两名黑衣人已被卸了下巴(防止咬毒自尽),捆得结结实实,蒙面巾也被扯下,露出两张三十岁上下、面色苍白却带着戾气的面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