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小乙析“妖言”

刑房内的空气,因林小乙那几句看似无心、实则暗藏机锋的市井见闻,而产生了微妙的变化。郑龙不再嚷嚷着抓人打板子,只是抱着胳膊,斜睨着林小乙,似乎想从他那张犹带稚气的脸上看出些什么。吴文则若有所思,手指轻轻敲着记录册,目光在林小乙和赵雄之间游移。

赵雄沉默的时间格外长。他的手指重新开始敲击桌面,节奏缓慢而稳定,仿佛在籍此梳理着纷乱的线索。窗外,最后一丝天光被暮色吞噬,衙役点燃了更多的油灯,跳动的火焰将众人的影子在墙壁上拉得忽长忽短,一如眼下这扑朔迷离的案情。

压力,并没有因为短暂的沉默而消散,反而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愈发沉重。李县令的七日之期,像一道越来越紧的箍,勒得人喘不过气。

“源头……受益者……”赵雄终于开口,声音低沉,像是在咀嚼这两个词的分量。他抬起眼,目光再次落在林小乙身上,这一次,不再仅仅是询问见闻,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审视与期待。“小乙,你刚才说,不同地方的人,反应不同。依你看,这投石之处,可能会在哪里?这恐慌背后,又可能藏着哪些……‘受益者’?”

这个问题,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小捕快需要思考的范畴。郑龙忍不住“嘿”了一声,觉得头儿是不是急糊涂了,居然问这么个半大孩子这种问题。吴文也略显惊讶,但更多的是好奇,他想看看这个屡次带来“意外”的少年,会如何回应。

林小乙心头一紧,知道关键时刻到了。他不能表现得像高逸那样逻辑严密、侃侃而谈,必须用符合“林小乙”身份的方式,将那些超越时代的见解包装起来。

他脸上适时地涌起惶恐和不安,连连摆手,身子都缩了缩:“捕头明鉴!小的……小的就是胡乱听了些闲话,哪里懂得这些大道理……小的愚见,当不得真,当不得真……”

“无妨。”赵雄的语气不容拒绝,“想到什么,便说什么。说错了,也没人怪你。”他的目光平静,却带着一种鼓励,或者说,是一种不容退缩的压力。

林小乙像是被逼得没办法,只好深吸一口气,努力组织语言,用带着几分不确定和试探的语气,缓缓说道:

“那……那小的就胡说几句,捕头和两位大哥别见笑。”

他顿了顿,仿佛在鼓起勇气。

“小的觉着,这谣言就像……像是有人往水里扔了块石头。”他笨拙地比划着,“它肯定得有个起浪花的地方,不能凭空就起了大风大浪吧?吴文书查了那么多卷宗,都找不到第一个说看见狐妖的人,那会不会是……是那‘石头’扔的地方,本来就没几个人看见?或者,看见的人,压根就没当回事,是后来才被人传成这样的?”

这个“投石入水”的比喻简单粗浅,却瞬间让虚无缥缈的谣言变得具象化起来。郑龙皱了皱眉,似乎觉得有点道理,但又说不上来哪里对。吴文则是眼睛微微一亮,似乎受到了某种启发。

林小乙偷眼看了看赵雄,见他面无表情,只是示意自己继续,便咽了口唾沫,接着说道:

“还有……小的这两天在街面上听,发现这‘浪花’也不是到处都一样大。就像小的刚才说的,城东、城南,靠近河边、老巷子那边,大家说得最凶,也最害怕。可城西那边,尤其是几家大铺子附近,还有码头那边,虽然也说,但感觉……没那么邪乎。”

他努力回忆着市井百态,尽量让自己的描述显得观察入微而又不过于专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