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关键证物

审讯室的僵持持续到了天光微亮。陈明远如同老僧入定,闭目不语,任凭郑龙如何咆哮威胁,吴文如何旁敲侧击,他都无动于衷。那抹诡异的笑容仿佛刻在了脸上,带着几分嘲弄,几分高深莫测。

赵雄挥手制止了愈发焦躁的郑龙。他深知,面对陈明远这种心智高超、且已存死志的罪犯,常规的刑讯逼供已然无效。他需要新的突破口,需要能击穿其心理防线的铁证。

“看好他。”赵雄留下命令,带着吴文和林小乙走出了令人窒息的审讯室。清晨的冷空气让人精神一振。

“捕头,现在怎么办?这厮咬死不认,我们虽然人赃并获,但他若不肯交代作案细节和动机,案卷终究不够圆满,李县令那边恐怕……”吴文担忧地说道。

赵雄站在院中,望着渐亮的天空,眉头紧锁。他何尝不知,仅凭现场擒获和部分物证,虽可定陈明远的罪,但若不能彻底揭开“镜斋先生”的全部秘密,这案子就如同镜中花、水中月,总觉得隔了一层。

“他最后那句话,‘镜斋’为何是‘斋’?还有,他提到‘游戏未到终局’……”赵雄沉吟道,“他在暗示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事,或者……还有人。”

林小乙安静地跟在后面,大脑飞速运转。陈明远的狂妄自负,让他不甘心就这样彻底失败,他留下线索,既是一种挑衅,也是一种希望别人能“欣赏”他完整杰作的病态心理。高逸的犯罪心理学知识告诉他,这种罪犯往往会在证物或现场留下“签名”或谜题。

“捕头,”林小乙小声开口,仿佛只是一个怯懦的提议,“既然陈明远不肯说,我们是不是……再去仔细看看从他身上和住处搜来的所有东西?也许……有什么被漏掉的?”

赵雄目光一闪,看向林小乙。这少年又一次在关键时刻提出了最正确的方向。他点了点头:“吴文,将搜获的所有证物,再彻底清查一遍,尤其是那些书稿、纸张,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。小乙,你心思细,也一起去。”

“是!”吴文和林小乙领命,立刻赶往证物房。

证物桌上,摆满了从陈明远住处搜来的物品:各种规格的铜镜、透镜、齿轮机括、图纸、书册,还有那包毒粉。吴文主要负责检查文字类证物,他逐字逐句地翻阅书稿、笔记,试图找到密码、暗语或者隐藏的记录。

林小乙则假装笨拙地整理那些零碎的实物证物。他拿起一面面铜镜,对着光仔细看,用手指细细摩挲镜框的每一处纹路;又摆弄那些齿轮零件,看似漫无目的,实则是在寻找不协调的细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