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米缸无底洞之米虫现形

平安县衙的公堂之上,气氛庄严肃穆。

“米缸无底洞”一案的两位主犯——账房周先生和杂货铺掌柜刘全,戴着沉重的枷锁,跪在冰凉的石板地上,面如死灰,浑身瘫软。赃物米袋、挖掘工具、以及那最为关键的木质漏斗机关,都被呈列在堂前,作为铁证。

李县令高坐明镜台后,面沉如水,听着堂下书吏高声宣读案由和罪证。孙师爷则垂手站在一旁,眼角眉梢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——案子破得利落,没有牵扯什么怪力乱神,于县衙颜面和政绩都是好事。

赵雄站在堂下一侧,身姿笔挺,言简意赅地陈述了侦破经过:如何接到报案,如何勘查无果,如何发现机关地道,如何顺藤摸瓜人赃并获。他的叙述严谨客观,逻辑清晰,但刻意淡化,甚至完全略去了林小乙在那“意外一撞”和“无心之语”中的关键作用,只将功劳归于全体捕快的细致工作和后续的果断行动。

陈丰年作为苦主,在一旁又是磕头又是哭诉,感激青天大老爷明察秋毫,为他洗刷了“米虫精”的冤屈,揪出了真正的“米虫”——吃里扒外的家贼和贪婪的邻居。

围观的百姓挤在衙门口,听得啧啧称奇,议论纷纷。先前流传的“米虫精”谣言不攻自破,转而变成了对周账房忘恩负义和刘全鬼迷心窍的强烈谴责。

“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!周先生看起来那么斯文,竟做出这等事!”

“还不是赌害的!沾上赌,啥良心都喂了狗!”

“多亏了赵捕头厉害!这么刁钻的机关都能给破喽!”

“是啊是啊,赵捕头真是咱们平安县的青天!”

赞誉声如同潮水般涌向赵雄和衙门的捕快们。郑龙挺直了腰板,与有荣焉。吴文推了推眼镜,虽然破案的关键并非源自他的勘查,但最终结果圆满,也让他松了口气,只是心中那关于林小乙的困惑,依旧挥之不去。

李县令听完陈述,验明证据,惊堂木重重一拍!

“啪!”

“大胆周汝贤、刘全!监守自盗,勾结行窃,设计机关,散布流言,惑乱民心,罪证确凿!依《大胤律》,盗窃主家财物,数额巨大,情节恶劣,判脊杖八十,刺字流放北疆苦寒之地,遇赦不赦!赃物追缴,变卖折银,发还苦主!”

判决声如雷霆,在公堂上回荡。周账房和刘全彻底软倒在地,如同两滩烂泥,被如狼似虎的衙役拖拽了下去。

“退堂!”

李县令起身,拂袖而去。孙师爷紧随其后,经过赵雄身边时,微微颔首,投来一个赞赏的眼神。

案子了结,人群渐渐散去。捕快们也开始收拾物证,准备散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