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,他的人马与罗汝才部为争夺一批漕粮,就曾发生过冲突。
张兄何必动怒?
罗汝才慢条斯理地捋了捋胡须,脸上挂着惯有的笑容,不急不缓地道:大敌当前,自当同舟共济。至于谁主谁次…...闯王德高望重,自然为主。我等皆听号令。至于缴获嘛,按出力多寡、损伤轻重分配,公平合理,诸位以为如何?
他这话看似公允,实则埋下了伏笔,如何界定出力多寡本就是一笔糊涂账。
老回回马守应操着带有西北口音的官话,这时也接口道:合兵一处,固然声势浩大,但二十余万人马,粮草何来?聚集一地,岂不成了官军的活靶子?洪承畴、左良玉他们可不是吃素的!
怕他个鸟!
革里眼贺一龙脾气火爆,不管不顾地说道:要我说,咱们就合兵一处,直捣黄龙,杀奔北京城,掀翻朱皇帝的鸟位!
贺兄弟勇武可嘉,但未免太过莽撞。
罗汝才摇头:官军精锐尽在北方,潼关、黄河天险岂是易与?依我之见,不如分头行动,四面开花,让官军首尾不能相顾。
大会顿时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之中。
以张献忠、贺一龙为首的一部分人主张集中兵力,寻找官军主力决战,打出威风。
而以罗汝才、马守应等人为首的另一部分则主张分兵掠地,避实击虚,保存实力。
双方各执一词,互不相让,甚至有人吵着吵着就拍案而起,手按刀柄,气氛一度剑拔弩张。
高迎祥眉头紧锁,他深知这个联盟的脆弱。
这些首领个个拥兵自重,谁也不服谁,每个人都想独享天下,同时提防着其他人。
如果强行统一指挥,那是难如登天,但若各自为战,又恐被官军一一剿灭。
就在僵持不下之际,高迎祥身后一位身材高瘦、目光沉静的年轻将领站了出来,正是闯将李自成。
他虽职位不高,但作战勇猛,且颇有谋略,这时已经开始渐露头角。
闯王,各位大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