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咱们老百姓啊,今儿个真高兴啊……”
离开孙府,赵子龙心情颇为舒畅地哼起了小调。
孙传庭这条线算是初步搭上了,自己给他也留下了良好的印象。
此人能力卓着而且人品也很好,若能引为己用,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将是个很大的助力。
他边往驻地走,边在心中不断地盘算着。
来到曹文诏暂住的营房外,还未进门,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压抑着怒气的嘟囔声和拳头砸在硬物上的闷响。
赵子龙心中一动,示意守卫通报,随后跟着进去。
只见院内,曹文诏正焦躁地来回踱步,满脸怒容。
旁边一个十七八岁、虎头虎脑、眼神锐利的年轻小将也紧握着拳头,一脸的愤懑不平。
赵子龙猜测,这年轻小将多半就是历史上也大大有名的,曹文诏的侄子曹变蛟,因为他侄子很长时间都是跟着他的,两人关系非常好。
“曹将军,什么事生这么多气啊?”
赵子龙随意地问道。
曹文诏见是赵子龙,像是找到了知音一般,重重叹了口气,声音洪亮中却带着憋屈:“赵公子来了?正好给你唠叨唠叨烦心事,”
“这不是刚刚接到上司命令,让我带着兄弟们去莱州协防海寇,这时候哪里来的大伙海寇?分明就是看俺老曹不顺眼,把我支开登州这个核心之地嘛,”
曹文诏虽然看着五大三粗的,但也是张飞绣花般的角色,这心思倒也通透。
赵子龙也不由感慨,果然,只要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,就没有一个是简单的,那只是和谁比而已。
同时,赵子龙心中清楚,这显然也是登州官场内部倾轧的结果。
曹文诏性格刚直,虽然作战勇猛,但不懂得阿谀奉承,背后也没有什么大靠山,所以才被某些人穿了小鞋。
他安抚道:“曹将军不必生气,生逢乱世,能为朝廷和百姓做点事情就行了,不必计较那么多,”
曹文诏嗤笑一声,笑容里满是不甘:“赵公子说的也对,有事做就成。不过现在的朝廷和官场确实太腐败了,粮晌补给就没有一次是及时发放的,发到手里边的也不会超过七成,这叫俺如何带兵?如何打仗?弟兄们连肚皮都填不饱,哪来的力气杀敌!”
他是一个爱兵如子的人,越说越气,又是一拳砸在旁边的土墙上,震得墙皮簌簌落下。
曹变蛟也按捺不住怒火,在一边愤愤帮腔:“叔父说得对!他们就是看咱们是没有根基的外来户,好欺负!若是粮饷充足,凭咱们叔侄的本事,早就……”
“变蛟,住口!”
曹文诏虽然喝止了侄子,但脸上的不甘之色却是更浓。
身后那些站得笔直的亲兵,虽然沉默,但眼中也同样闪烁着憋屈和怒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