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集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(10)

朱高炽:“常洛,你就别叹气了,好好听太祖爷爷讲,多学点儿经验。说不定下辈子你就能长命百岁,当好皇帝了。”

朱元璋:“1393年,洪武二十六年,锦衣卫指挥使告发蓝玉谋反,我马上让人把他抓起来,交给吏部审讯。

三天后,就把蓝玉给处死了,然后又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。蓝玉被关起来后,供词上说景川侯曹震、鹤庆侯张翼、舳舻侯朱寿、定远侯王弼、东莞伯何荣,还有吏部尚书詹徽、户部侍郎傅友文等人都参与谋反。

受这个案子牵连被杀的高官,光写在《逆臣录》里的就有两万五千人。‘胡蓝之狱’之后,我还觉得不踏实,过了一年多,颍国公傅友德,上奏请求给他怀远田一千亩,我不但没答应,还赐他死了。定远侯王弼,也奉诏被赐死。宋国公冯胜同样被赐死。”

朱高炽:“经过这几次党狱,明初的功臣差不多都被杀光了,这也间接导致太祖爷死后‘靖难之役’的时候,朝廷都没将领可派。

再加上建文帝对武将们千叮万嘱,别伤着我爸,结果我爸就打赢了他们的军队。”

朱元璋:“我防来防去,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局面。”

袁崇焕:“我觉得吧,不管是胡惟庸还是蓝玉,他们要是不那么贪心,也不至于落得这么惨的下场。”

朱聿键:“没错,人心不足蛇吞象。要是都能老老实实的,太祖爷也不至于下这么狠的手。”

朱棣:“这些人就是不知足,以为大明江山是那么好抢的?”

朱祁镇:“得了吧,成祖爷您不也夺了侄儿的江山,说别人之前先看看自己呗。”

朱棣:“你这小子,怎么专挑不爱听的说!我那是‘靖难’,是清君侧,和他们能一样吗?”

朱祁钰:“@朱祁镇 哥,这话放你身上也合适。我本来好好当王爷,结果被推出来当皇帝,然后你又把皇位给夺回去,你做得也太不地道了吧?”

朱祁镇:“皇位本来就是我的,我拿回来有啥不对?再说了,我回来你就把我关在南宫七年,你良心过得去吗?”

朱厚照:“哈哈哈哈,别吵别吵,越吵越乱。我看啊,这历史就是这么奇妙,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啥。”

戚继光:“是啊,我们做臣子的,就只能尽自己的本分,保卫国家。”

于谦:“对,食君之禄,忠君之事。只可惜有时候,忠言逆耳,皇上不一定都能听得进去。”

朱元璋:“唉,我做了这么多,都是为了大明能千秋万代。可这些子孙后代,就是不让人省心。”

马秀英:“重八,你也别太自责了。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,咱们能做的都做了。”

陈友谅:“老朱,你这一辈子也算是风风火火了,就是手段有点狠,不然也不会被人说杀功臣。”

朱元璋:“友谅,你不懂,我要不狠,这江山早就没了。我不能让我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,毁在这些人手里。”

朱标:“爸爸的苦心,只有我们做子女的能懂,只希望以后的子孙能明白爸爸的用心。”

朱允炆:“皇爷爷,孙儿会记住您的教导的,只可惜孙儿没做好。”

朱元璋:“允炆啊,这不怪你,也许这就是命运吧。”

朱厚熜:“不管怎么说,太祖爷的这些手段,确实也为我们后来的皇帝打下了基础,就是苦了那些功臣了。”

朱祁钰:“是啊,不过也正因为这样,我们后面当皇帝的才知道怎么防着大臣专权。”

朱祁镇:“得了吧,你还说呢,你自己不也防着我。”

马秀英:“好了好了,你们别吵了。良玉妹子,你来总结总结,今天就聊到这儿吧。”

秦良玉:“好嘞,孝慈高皇后。今天大家聊了好多洪武皇上那时候的事儿,也让我们看到了大明江山建立和巩固有多不容易。希望我们都能从这些历史里吸取教训,不管是当皇帝还是做臣子,都得为了国家和老百姓尽心尽力。”

“啪!”

秦良玉:“要晓得后头咋个样,明天接到摆龙门阵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