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章 生态据点雏形

雪后初晴,稀薄的阳光如同被反复过滤,勉强穿透铅灰色的云层,为深井防空洞入口前那片新开辟的五十平方米净土,镀上了一层近乎神圣的微光。

这里已不再是纯粹的废墟。灰黑色、被净化过的土壤呈现出久违的疏松质感,其间密密麻麻地生长着顽强挺立的灰绿色苔藓,像为这片死寂之地铺上了一张活着的、呼吸着的地毯。一套利用旧日塑料管和阀门拼凑而成的滴灌系统,正以稳定的节奏,将净化后的辐射废水,一滴一滴地注入土壤深处,发出规律的“嗒…嗒…”声,宛如这片新生之地缓慢而有力的心跳。

周凡行走在田垄间,并非在使用能力,而是在进行管理。他时而蹲下,用手指捻动土壤,感知其湿度与辐射残留;时而调整滴灌管上的简易阀门,控制不同区域的给水量。他的记录本上,不再是战斗数据,而是密密麻麻的观测记录:

“东区苔藓长势优,覆盖率95%;西区边缘辐射值有微量回升,需二次净化;滴灌速率需提升5%,以应对今日蒸发量。”

民众不再是旁观者,而是成为了这片土地的维护者。几位老人小心地拔除着苔藓间偶尔冒出的、性状不明的杂草;妇女们则用修补过的容器,收集着那些生长过于密集处的苔藓——它们将成为今晚汤锅里难得的“绿色”补充。一种新的、基于劳动与收获的秩序,正在这里悄然滋生。

“这一片是我照看的!”一个半大孩子指着自己负责的一小块地,语气里带着前所未有的骄傲。

“轻点!你脚踩到苗了!”他的同伴立刻提醒。

这些细微的争执,反而为这片绿洲注入了真实的生命力。

老查理没有站在人群中央,而是坐在田埂边的一个旧轮胎上,手里拿着一片刚采集下来的、洗净的苔藓。他将其放入口中,缓慢地咀嚼着,脸上褶皱深刻的皱纹,因那抹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清新生涩味道,而缓缓舒展开来。

“尝到了吗?”他对着围拢过来的几个孩子说,声音沙哑却带着温度,“这就是‘活着’的味道。不是从罐头里吃到的,是从我们自己的土地里长出来的。”

孩子们学着他的样子,小心翼翼地品尝着,眼睛因这新奇的口感而微微睁大。他们的笑声在田间响起,不再尖利刺耳,而是带着一种属于田野的、朴素的欢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