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没错,”黄佳铭点点头,“就像是影子。光线本身并不是影子,但它能让物体的影子出现在地面。电磁场、光子场、真空腔内的扰动……它们在这里并不是直接制造引力效应的根源,而是作为参照物,把原本隐藏在更高维度、或更深层物理规则里的‘θ场’显影出来。”
屏幕上的一张模拟图显现:不同颜色的波峰重叠成复杂的干涉条纹,就像是一组钥匙与锁的对应。只有在极为精确的叠加条件下,θ场才会被“显影”。
“这很可能是θ场作为某种‘相位参考场’而所具有的特殊性质。”
“它拥有这种性质是我们的幸运——这说明我们可以通过电磁场、乃至其本质光子场来使其现形。”
“但问题在于,”黄佳铭的语气骤然一沉,“我们无法像八面体那样去控制它。”
在几次实验中,科研团队试着调节峰值的位置,扩大或缩窄频率区间,甚至叠加更多的参照波。结果要么完全无效,要么只能得到不稳定的减重效应。天平上的读数时而轻微下降,时而回弹,像是抓不住的影子。
八面体的表现则完全不同。
“请注意,我们曾在粒子束照射下观察到,八面体自身展现出极高的频率调节能力。”
黄佳铭指向另一块屏幕,那是几天前的实验录像。只见八面体在外部频率刺激下,光芒脉动,随后出现比人类装置高出数十倍的减重效应,且稳定持续了整整七分钟。
“而在那座神秘的古圣造物空间站内,它甚至能够直接操控引力,将自己‘递’到航天员的手中。”
随着话音落下,屏幕切换画面。
来自刘昊宇航服摄像头的影像清晰浮现:那枚八面体缓缓升起,在失重环境中并未随意漂移,而是带着某种目的性,平稳地越过了距离更近的刘昊,直直飘向他身旁的李瑾。
李瑾愣在原地,眼神中写满了不可置信。直到她下意识地伸出双手,八面体才安静地落入她的掌心。
“它不仅能触发‘θ场’,还能精确控制,就像一个工匠手里握着最完美的工具。而我们呢?”黄佳铭摊开手,“我们只有拙劣的模仿。电磁腔、光学腔、真空装置,不过是粗糙的投影仪,能够让现象显影,却完全无法驾驭它。”
有研究员皱眉道:“也就是说,我们看到的,只是‘θ场’的投影,而真正的核心机制,仍然掌握在八面体里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