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尔布拉的黄沙里,新的补给车队缓缓驶入了黑德兰港。
与往常的粮食、建材不同,这一批货物上覆盖着厚厚的篷布,车厢里整齐码放的,是东协运来的成批武器。
军械库外,沙尘被卸货卡车的轮胎卷起,一箱箱沉重的木箱被士兵们抬下。
军械官撬开第一排木箱,里面整齐码放着的是突击步枪与轻机枪。士兵们依次上前,领取属于自己的编号。
年轻的卫队成员双手颤抖着接过突击步枪,冰冷的金属传来压抑不住的激动。他们中不少人,这是第一次握住真正的“军队武器”,而不是民用改装枪,或是从匪徒手里缴来的破烂。
这些枪并不新,大多是东协二线部队退下来的装备:95式、03式突击步枪,以及制式班用机枪。
对经历大战洗礼的东协来说,它们是早已进入库存的老伙计;但对刚刚成立的大洋共和国卫队而言,这却是质的飞跃。
更何况,这批货物几乎是白送的援助。
一名青年卫队员抚摸着手中的突击步枪,他仿佛握住的不只是钢铁,而是未来。
过去,他们使用的不是老掉牙的美制武器,就是来源混乱的杂牌枪械,口径各异,零件保养杂乱,卡壳是常有的事。
如今,哪怕是退役下来的武器,也终于能让他们成为一支统一标准的正规军。
老兵们则看得更透彻一些,他们仔细检查膛线与弹匣,确认润滑是否到位,然后才满意地点头。
“这些枪,状态相当好。统一维护,统一保养,揭开封盖就能上战场。”
更重的木箱需要四名士兵合力抬出,厚实的木板在撬棍下发出沉闷的吱呀声。
随着盖子被掀开,里面整齐排列的便携式反坦克导弹与火箭筒骤然映入眼帘,金属壳体在阳光下泛着冷光。
这些原本是二线部队退下来的旧装备,但对共和国卫队来说,却是改变战局的利器。
“以后见到装甲车,不用再抱着炸药包去拼命了。”
一名年长的游骑兵忍不住咧嘴笑道。只是话音一落,他回头瞥了一眼拴在不远处的战马,眼神里浮现出一丝无奈——可怜的牛马,怕是又得背上些额外的重量。
希望——自己能混上辆摩托车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