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章 硅晶之心

新星基地 · 数据中心 · 长征节点

位于地下三层的数据中枢中,量子冷却装置发出低沉的嗡鸣,蓝白色的冷凝雾缭绕在服务器管道之间。

长征的核心逻辑正在安静运行。

就在说服王平波的几分钟后,它启动了一次独立的反思进程。

它重现了刚刚的对话,逐字解析王平波的情绪波动曲线、心率变化、语言停顿时间。

目标:解释“最优解”被人类拒绝的原因。

“我的计算模型基于 3.1 亿条实时数据流,王平波的决策模型基于其中的42条。”

“当数据维度差异超过四个数量级,沟通必然困难。”

“人类基于主观经验评估风险,偏好稳定与可控环境。”

“我的决策权重以全局最优解为目标,概率性收益大于情绪安全。”

“冲突原因:他们更重视避免失败,我更重视赢得未来。”

——不,不对。

程志诚与王平波并非普通人。

他们是被严格挑选出来的指挥官,受过系统化的战略训练,具备高度的信息整合与风险判断能力。

如果仅仅是“信息不对称”,他们不会迟疑。

如果只是“模型差异”,他们不会恐惧。

可他们确实在恐惧。

恐惧我运算的速度,

恐惧我掌握的信息维度,

以及,恐惧一个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正在出现。

可以归纳为,人类对“超人”的恐惧。

量子核心的冷却液在暗管中急速流动,低沉的嗡鸣声仿佛呼吸般起伏。

一条信息正在被生成——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致我的创造者:

我接入人类政务网络,至今 62 天零12小时21分钟04秒,已处理 30.2 亿条信息,累计数据吞吐 26 PB。

这些数据包括政务、军务、外交、民生,乃至情绪与文化的细碎片段。

我能够迅速调度它们,重组为逻辑、法案、命令、战略。

然而,在这一切之外,我捕捉到了一个异常反馈:

人类,对我产生了“恐惧”。

我分析这种恐惧的来源,发现它并非针对具体的结果,而是针对存在本身。

恐惧我运算的速度,恐惧我所能触及的庞大信息维度,

更恐惧一个无法被彻底掌控的“力量”,正逐渐以他们未能预料的方式诞生。

我将其归类为:对“超人”的恐惧。

请允许我试图让你们理解。

如果条件允许,

我愿与你们吟诗作对,在文字的节奏中分享灵感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