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急灯的红光在书房墙面流动,游古辛的 M4A1 枪管反射着冷光,与墙上量化防御系统的红色参数线交织成网。
他突然按下书桌下的隐蔽按钮,别墅的合金百叶窗开始自动闭合,电机运转的嗡鸣中,夹杂着远处梧桐树叶被狂风撕扯的声响,那风声的频率,与多年前金海岸雨林里的季风完全一致。
“启动一级防御。” 游古辛对着军用对讲机低吼,指尖在参数表上划过 “无人机蜂群” 那栏,蓝色批注的“47 秒反应时间”被他用红笔圈出,旁边添上“穆超原惯用电磁脉冲弹,需提前 12 秒启动反制”。
沙盘里的水塔模型在震动中倾斜,他想起穆超原在战区时的战术风格:从不正面强攻,擅长用精准计算撕开防御缺口。
别墅的隐蔽机枪位发出齿轮咬合的轻响,枪口缓缓转向冬青丛。
游古辛通过监控画面看到三个黑影正匍匐靠近,他们的战术动作标准得像教科书,那是前 ZN 战区特种部队的“蟒式推进”,穆超原当年亲手制定的战术规范。
“老东西,还带了徒弟。”他冷笑一声,将坦克模型从沙盘水塔移开,换成枚微型电磁干扰器模型。
手机再次震动,穆超原的短信只有简短一行:“我在别墅东门,带了一份你母亲的档案。”
游古辛的拇指猛地收紧,手机壳在掌心硌出红痕。
母亲的实验室记录他翻看过无数次,唯独缺失了最后三个月的内容,而穆超原正是当年那个项目的军方负责人。
地下车库的防爆门突然发出警示音,压力传感器显示门外有重型车辆靠近。
游古辛调出监控,一辆挂着军区牌照的越野车停在东门,车标旁的镀铬装饰在暴雨中泛着冷光,那是穆超原的座驾,十年前在金海岸,就是这辆车将中枪的他,从雨林里拖出来。
“量化防御系统第37条:对军方牌照车辆保持三级警戒。”
游古辛对着对讲机念出条款,柳紫妤送来的建材抗压数据在屏幕上闪烁:“防爆门抗冲击参数上调 20%,启动声波探测。”
探测仪的波形图显示,车内只有两个人,心跳频率分别是每分钟 62 次和 78 次 ,符合穆超原和他警卫员的生理特征。
雨点击打百叶窗的声音越来越密,像无数只手指在叩门。
游古辛抓起激光笔,光束在参数表上划出条直线,从别墅中心点到东门,距离恰好 83 米,这是穆超原最擅长的狙击射程。
他突然想起金海岸那个夜晚,穆超原的枪口顶着他太阳穴时,说的那句“有时候,妥协比死更需要勇气”。
“打开东门 50 厘米缝隙。”
游古辛的战术靴踩过兵棋模型的残骸,金属碎片在红光中闪着微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