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路遇水匪

十一月十九,

大西东路军统帅李定国、刘文秀两人的使者,道士出身的文臣李时英,

怀揣着李定国写给南明隆武帝的投效书信,

恢复原本他自己的道士装扮,从万县出发,向东面夔州府奉节县乘船而来,

一路之上,三峡风光壮丽,却也暗藏凶险。

李时英站在船头,望着两岸陡峭的山崖,心中思绪万千。

此次他肩负着大西东路军统帅李定国、刘文秀两人的重托,

若能促成大西东路军投效南明之事,

不仅能给麾下的四万大西军将士们,寻找到一个好的出路,自己也可以卸下这身伪装,

继续编写先祖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之中,所未完成的草药之采集收录,

原来这大西朝的刑部尚书李时英,乃是明末神医李时珍之孙啊,

李时珍,字东璧,晚年自号濒湖山人,湖广黄州府蕲州人,明代着名医药学家。

与“医圣”万密斋齐名,有“万密斋的方,李时珍的药”之说,

后升为楚王府奉祠正、皇家太医院判。

大明万历六年,公元1578年,明朝廷敕封其为文林郎、四川蓬溪知县。

故,举家搬迁至四川!

并于大明万历十八年,公元1590年,完成了192万字的巨着《本草纲目讨论》的初稿,还没有完成复查,就于公元1593年,逝世!

作为李时珍的孙子,李时英接过了爷爷未完成之事业,开始复查《本草纲目》,

为了方便行事,故一身道士打算,

未曾想,在四川成都竟然撞上了张献忠的大西军,

为了继续自己那未完成的事业,

故暂时委身于大西军中,成为了大西朝的刑部尚书,一步步又成为了如今李定国的使者,

“只要顺利完成这次出使任务,帮李定国、刘文秀两人在南明隆武朝谋取一个合适的官位,自己就能离开大西朝,继续自己那未完成的医药编撰事业,

毕竟李定国、刘文秀,两人为人都很是不错,曾多次从张献忠刀下救自己数命 ,

如此大恩,自己必须得报答,方能心安理得的离开!

想来那南明五军都督府之正一品左/右都督这官位,就很不错,

正一品高官,还能独立领军,如大顺朝李过一样,

说不定还能把李定国、刘文秀两人,弄一个侯爵,

若自己这次出使,能帮两人谋取到此官位,再外加一个侯爵,

想来李定国、刘文秀两人一定非常满意,

至于那南明隆武帝,既然能封大顺朝李过、高一功、党守素?,三人为侯,还担任正一品的五军左都督,

想来也不是小气之人,当有八层把握会封李定国、刘文秀两人为侯和正一品的五军右都督,”

站于船头边欣赏沿途风景,边想着自己心事的大西东路军使者李时英,

并没有注意到,不知何时他所乘坐的小船周围,已经被人盯梢了,

当小船行至一处急流时,突然剧烈摇晃起来。

船上船夫忙奋力划桨,试图稳住船只。

然而,一个巨浪打来,船身猛地倾斜。

李时英一个踉跄,差点跌入江中。

就在他慌乱之际,却见几个黑影从旁边高处的山崖上飞扑而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