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6章 “微改造”项目启动,老城区焕发新生!

他看向规划局和住建局的领导:“具体的施工方案,我不管,我只看两位古建专家的签字。他们不点头,谁也不能动一砖一瓦。”

他又看向文旅局的领导:“商业业态的规划,我也不管。我只要你们记住,这里不是义乌小商品市场,也不是网红小吃一条街。每一家店,都要有它的故事,能和这条街巷的历史嵌在一起。”

最后,他看向三大家族的代表:“资金的使用,我更不管。指挥部会成立一个由三方和第三方审计共同组成的监管小组,每一分钱的去向,都要公开透明,清清楚楚。”

一番话说完,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。

所有人都愣住了。他们参加过无数次项目启动会,从没见过这样的“总指挥”。

他不揽权,反而在拼命地“放权”。

他不像个领导,倒像个茶馆里说书的,只定了个调子,划了个圈,然后就准备当甩手掌柜了。

那几个本来还端着架子的老专家,眼神里的审视慢慢变成了惊奇。他们搞了一辈子古建保护,最怕的就是外行领导内行,最烦的就是各种不切实际的“献礼工程”。而江澈这番话,简直说到了他们心坎里。

“我……我没别的要求了,”江澈摊了摊手,脸上露出一个真诚又略带惫懒的笑容,“我的任务,就是给大家服好务,端茶倒水,解决一些各位解决不了的麻烦。至于具体怎么‘绣花’,各位都是专家,你们说了算。”

说完,他宣布散会。

众人面面相觑地走出会议室,心里五味杂陈。这位江助理,到底是真不懂,还是境界太高?

只有跟在后面的李文东,看着江澈的背影,若有所思。他想起父亲李伯庸那天回来后说的一句话:“这个人,你看得越久,就越看不懂。别把他当年轻人,要把他当一本没写完的古书去读。”

一场本该充满角力与扯皮的协调会,就这么轻描淡写地结束了。

而江澈,则在所有人走后,搬了把竹躺椅,放在了院子里的老槐树下。他泡上一壶茶,眯着眼睛,听着远处传来的施工队进场的嘈杂声,内心一片宁静。

“完美。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,我只负责在功劳簿上签个字。这不就是摸鱼的最高境界吗?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【叮!您对被动技能【甩手掌柜】的领悟已臻化境!您成功将一个‘总负责’的岗位,转化为了‘总顾问(闲职)’!摸鱼点数+500!】

接下来的几个月,老城区仿佛被施了魔法。

没有推土机的轰鸣,没有漫天的烟尘。取而代之的,是工匠们叮叮当当的敲打声,是测绘员们低声的交谈,是设计师们在图纸前激烈的争论。

整个项目,像一台精密的仪器,在江澈这位“甩手掌柜”的“无为而治”下,有条不紊地运转着。

江澈每天的工作,就是上午十点,端着个保温杯,晃悠到指挥部。听一听各方的汇报,签几个字,然后就回到槐树下的躺椅上,看书喝茶,偶尔还跟来看热闹的街坊老大爷杀两盘象棋。

起初,各部门的负责人还战战兢兢,事无巨细都要来请示。

江澈的回答永远是:“你是专家,你定。”“我相信你的专业判断。”“按规矩办,不用问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