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9章 视察圆满成功,副省长龙颜大悦!

他发现,现实中的每一个细节,都与他脑中那份方案上的文字,精准地一一对应。

中场休息时,工作人员送上来的茶,他端起来抿了一口,眼睛猛地一亮。水温不烫不凉,恰好在八十五度左右,正是他个人最习惯的温度。他可以肯定,自己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这个偏好。

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方案的复印件,在后勤手册关于茶水的部分,他清楚地记得有一条备注:“如无特殊要求,领导茶水温度建议保持在85℃,此温度能最大程度激发大部分绿茶的香气,且入口温润。”

王皓的心里,掀起了惊涛骇浪。

这已经不是考虑周全了,这是预判!是对人性和习惯的精准洞察!

午宴设在县宾馆,菜品精致,分量适中,既有地方特色,又完全符合高级别公务接待的标准,没有任何铺张浪费。

钱振华显然心情极好。他甚至主动和周国华聊起了青阳县未来的发展规划,言语之间,满是欣赏。

视察临近尾声,在返回省城的车上,钱振华靠在椅背上,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。

“国华同志,不简单啊。”他感慨道,“一个‘林业碳汇’项目,你们不仅做成了,还做得这么漂亮。思路清,路子正,未来可期!”

周国华谦虚地回应着,心里却乐开了花。

钱振华话锋一转,又说:“还有这次的接待工作,是我这几年在基层,遇到的最舒服、最专业的一次。没有一点多余的动作,每一个环节都恰到好处。这让我看到了你们青阳县干部队伍的另一种能力——执行力。”

他侧过头,看向身边的秘书王皓,笑着问:“小王,你是行家,你怎么看?跟省里的比,怎么样?”

这个问题,让车里的气氛微微一凝。周国华也看向王皓,带着一丝期待。

王皓推了推眼镜,坐直了身体,郑重地回答:“报告省长,恕我直言,在方案的周密性和细节的预见性上,我们省委办公厅的很多同志,都应该来青阳县学习。”

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评价。

从一向以严谨和高标准着称的省长秘书口中说出,其分量之重,让周国华的心跳都漏了一拍。

钱振华哈哈大笑起来,笑声中充满了愉悦。

他转回头,目光灼灼地看着周国华,眼中的欣赏几乎要溢出来。

“国华,一个好的项目,离不开一个好的带头人。但一场如此完美的执行,背后必然有一个了不起的操盘手。”

他顿了顿,似乎在组织语言,然后用一种不容置疑的、充满了好奇的语气问道:

“王皓带回来的那份方案,我看了,简直是一件艺术品。我很想知道,是哪位高人,写出了这样的手笔?”

“我想见见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