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还用问吗?”周国华走到办公桌后,拿起笔,在那份行程表的顶端,龙飞凤舞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,又在旁边批了两个字:同意。
他把文件递给钱正源:“就按这个方案办!立刻通知协调科,让他们根据这个思路,出一份正式文件。对外就说,这是办公室集思广益,为了提高效率、促进团结拿出的新举措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钱正源和马文才心里都是一凛。
书记这是在保护江澈。如此高明的手段,若是传出去是出自一个二十多岁的秘书之手,固然会让他声名鹊起,但同样也会将他推到风口浪尖,招来不必要的嫉妒和麻烦。说成是“集体智慧”,既肯定了江澈的功劳,又让他隐于幕后,这是一种更高明的爱护。
“是,我们马上就去办。”钱正源接过文件,如获至宝。
“去吧。”周国华挥了挥手,重新靠回椅子里,端起了桌上的茶杯。
钱正源和马文才躬了躬身,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。
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带上,隔绝了外面的一切。
周国华喝了一口茶,目光再次投向窗边那个安静的年轻人。
“小江。”
“书记。”江澈回过神,转过身来,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谨,仿佛刚才那场深刻的“教学分析会”他一个字都没听见。
“刚才我和钱主任他们的谈话,你都听到了吧?”周国华看着他,眼神意味深长。
江澈心里咯噔一下,暗道不好。
这是要秋后算账?还是觉得我一个秘书,听了不该听的?他脑子飞速运转,立刻摆出一副谦卑的姿态:“书记,我刚才在想一个材料的问题,有点走神了,没太注意。”
周国华闻言,非但没生气,反而又笑了。
他当然不信江澈没听到。这小子,越是立了功,越是把自己往后藏。这份不骄不躁、不争不抢的心性,比他那份天才般的政治手腕,更让周国华欣赏。
“走神了好,年轻人就该多思考。”周国华放下茶杯,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,“你那个‘随手’的建议,很好。以后办公室的工作,你都可以多看看,多想想。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秘书的岗位上。”
江澈心中警铃大作。
完了,这是要给我加担子了!什么叫不要局限在一个秘书的岗位上?意思就是除了秘书的活,别的活你也得干!
他脸上却是一片“受宠若惊”的诚恳:“谢谢书记的栽培,我一定多听多学,努力做好服务工作。”
嘴上说着努力,心里却在呐喊:求求了,让我当个安静的秘书吧,我只想给你泡茶倒水,别的我真的不想干啊!
周国华满意地点了点头,他觉得江澈已经完全领会了自己的意思。他拿起一份文件,挥了挥手:“行了,没什么事了,你也准备准备,到点就下班吧。”
“好的,书记。”江澈如蒙大赦,躬身退出了办公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