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 又是江澈?领导们不约而同的目光!

孙大海呷了一口茶,眼神深邃:“他把调子起得那么高,定义成‘区域性社会稳定问题’,这就是在给县里出选择题。接过去,那是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,勇于担当;不接,万一将来出了事,那这个‘漠视区域稳定风险’的帽子,县里也得掂量掂量。”

李卫国听得一愣一愣的,半晌才恍然大悟地一拍大腿:“我靠!这小子……心眼也太多了吧!他这是阳谋啊,逼着县里不得不接!”

“所以说,他是在保护我们。”孙大海靠在椅背上,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,“他早就把每一步都算到了。我们现在要做的,就是相信他,等着看结果。”

李卫国看着孙大海,心里的敬佩又多了一层。他觉得,自己和孙书记的差距,就在于对江澈这个“高人”的理解深度上。孙书记总能比自己看得更远,更透彻。

他哪里知道,孙大海此刻的镇定,一半是装的,另一半,则是对自己“脑补”能力的高度自信。

两人正沉默着,桌上的红色电话机突然发出刺耳的铃声。

李卫国浑身一激灵,猛地站了起来。

孙大海也放下了茶杯,表情瞬间变得严肃。

这部电话,是连接县委办公室的专线。

小主,

孙大海深吸一口气,接起电话,按下了免提键。

“喂,是青龙镇孙大海同志吗?我是县委办的周主任。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的男声。

“周主任,您好您好!”孙大海的语气立刻变得恭敬起来。

“关于你们镇水泥厂改制的专题报告,县委赵书记和县政府王县长已经看过了,几位主要领导碰了一下头,有了初步意见。”

孙大海和李卫国对视一眼,心都提到了嗓子眼。

“县领导认为,青龙镇党委政府对这个问题认识深刻,态度端正,能够站在全县发展稳定的大局上考虑问题,这是值得肯定的。”

听到“肯定”两个字,李卫国紧握的拳头悄悄松开了,脸上露出了喜色。

“经县委常委会初步研究决定,同意你们的请求。”周主任继续说道,“由县委副书记王书记牵头,成立‘青龙镇水泥厂改制与职工安置问题联合工作组’,相关单位明天就会派人进驻。”

成了!

李卫国激动得差点跳起来,他冲着孙大海,无声地做了一个用力的挥拳动作。

孙大海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,对着话筒连声道:“感谢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!我们青龙镇一定全力配合工作组的工作!”

“嗯,还有一件事。”周主任话锋一转。

“周主任您请指示。”

“赵书记对你们的报告评价很高,特别是报告中体现出的那种历史责任感和对复杂问题的洞察力。赵书记特意问了一句,这份报告,是哪位同志主笔的?”

孙大海心里咯噔一下,但随即涌起一股狂喜。

机会来了!这是给江澈请功的天赐良机!

他连忙说道:“报告周主任,这份报告是在我们镇党委的集体领导下,由我镇党政办副主任江澈同志具体执笔完成的。这位年轻同志思路开阔,很有想法。”

“江澈?”电话那头的周主任似乎愣了一下,随即语气变得有些玩味,“哦……是他啊,我有点印象。前阵子那个‘减压菜地’的典型,好像也是他吧?”

“对对对,就是他!”孙大海的腰杆都挺直了几分,仿佛在炫耀自家的宝贝。

“呵呵,有意思。”周主任笑了笑,然后清了清嗓子,语气重新变得正式起来,“大海同志,那我就传达一下赵书记的最后一个指示。赵书记说,既然这个思路是江澈同志提出来的,那说明他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的思考。为了便于工作开展,也为了锻炼年轻干部,就让江澈同志作为青龙镇方面的代表,全程脱产,加入联合工作组,担任组长助理。”

“什么?”